现在是2021.4.11,记录这周的一个活动。
起因
1.上学期学校开展了科技节的活动,按照大领导的意思,这个学期也要搞点活动,不能什么都没有。
所以她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科技总指导,但是一直没有下文了。
2.上周,看着春天学校开花植物特别多,我也想借此机会推广一下植物码书,所以在公众号上做了一个推送文案,想着可以和植物园同步,搞一个颛小的植物花讯,没想到得到了热烈反响。
于是,某天大领导正好来我们办公室,就跟我说起,学校想搞校园活动,但没什么具体的想法。
于是想法比较多,又经不起别人这么一问的我,噼里啪啦讲了一些我的想法…于是美其名约我提供想法,他们去实施操作的说辞,越走越偏。
硬着头皮也得上
清明节,科技总指导写了一个几乎为复制粘贴式的活动方案,说让我看看,按着以前我跟她关系还是很近的,所以我就真实表达了我的想法,没想到,我的真实想法却收到了“我能力有限,这个活动你全权负责吧。”的甩锅回应,气得我…
于是经过大领导的从中协调,科技总指导人是没退出,事倒是差不多全推了,我又被杠在上面,承担起这个活动的主要事宜,差不多90%+以上的活又变成我在做。
但对我来说,我不从人际交往看活动,这只能让事情变糟糕,从学生角度看活动,我又重新充满动力去组织。
学生立场,主动体验,赢得获得感
我主要授课探究和信息科技,这对我组织这次活动,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活动本身来说,探究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从中学习,所以活动的核心一开始就不是走马观花的看看走走就完事了,而是考虑到学生在植物园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植物,了解植物,所以就确定主题为“做名科普讲解员”,在做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去学习植物知识,能在现场介绍植物,还能用听或者学的植物知识参与比赛、摄影等活动,这样的活动就更有层次性和参与性。
从学生参与的角度,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他们更加有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性,因为自己有研究,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听听别人的介绍,比较自己的和别人的植物的不同,即使低年级的小朋友,在活动中没有听到别人的介绍,学生都自己学习了至少1个植物,这对我们来说,就达成了活动的最低要求。
活动前,家长问,做讲解员要怎么穿着,佩戴红领巾吗?从这点看,家长在本次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而对学生来说,这次的讲解活动很重要,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许多学生都精心打扮,穿着漂亮的裙子、衣服前来活动,而他们站在那里介绍时的这段经历,也许也能大大的给予他们获得感。
除了讲解员外,学生在活动时,还将用镜头记录植物的特征,这个也与活动过程有关,因此,等于是将活动进行了二次实践。再加上学生对拍照这件事都有极大的兴致,因此,每个孩子都兴致高昂地拿着手机、专业相机、或者望远镜、放大镜等设备观察植物,然后记录下植物的特征。
所以,从活动最终的参与感和积极性看,都有比较好的反响,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后续有待继续改进。
信息化工具的应用
本次活动,主要借助了问卷星、微信群中的通知功能、接龙功能,完成了活动预报名、活动确认、植物讲解员认领植物、活动前探究资源推送的几个事情
1.活动预报名:问卷星由班主任下发班级,以便了解各学生的参与意愿。
2.微信群:临时管理本次活动的所有通知和联系事务,活动过程中,也几次清理过群内人员,保证参与者在,僵尸粉不在。
3.微信群的通知功能:发布公告和通知,及时让每位家长看到,并完成通知阅读,加强群内的联系,以防变成僵尸粉在群里。
4.微信群的接龙功能:更进一步加强群内家校的联系,保证群内人员查看信息,完成阅读,认同活动要求。花点时间让家长确认和思考,不盲目报名,报了又不来。
5.讲解员认领植物:以问卷星定时开通抢植物的方式,调动家长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活动参与需要付出努力,才有自主选择的机会的。
6.公众号推文(专辑):作为讲解准备的资源和支架,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难度(因为一半以上学生为1年级,自主完成所有探究难度太大)。
问题
一、活动发布时错估家长的积极性
活动发布后的2小时,活动临时群就爆了,200人的群,无法再扫码进入,而问卷星后台显示,有500+的家长愿意参加本次活动…这与原定的20组左右的家庭,有25倍的差距…由此说明,家长对于学校的活动,都有很大的积极性,尤其是低年段,出现了全班都报名的情况。
二、人数过多引起的体验感不够
原本预计20组,活动时间1.5小时,最后活动时70+组家庭,共150人左右。
于是活动时间减半,在科普讲解时,一位老师带队的家庭共60+人以上,远超出了预计的效果,因此活动过程中,很难去强调科普的科学性,只能管理秩序为主,只能在最后提一个问题给同学去思考。
三、层次性太大
活动中,有个别学生的准备任务单是由家长完成、家长填写的,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只是朗读的作用,并没有达到预计的学生初步了解一种植物的要求。
但也惊喜地发现,有一年级的孩子在探究一个植物后,特别喜爱这种植物爬山虎,甚至想要在家里种植的心愿。
也有低年级同学脱稿完成了整个介绍,表达清晰、详细,而是重点突出。
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家长与孩子的亲子活动准备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也有不同。
四、专业性不足
活动中“认识植物我收获”学习单,其实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探究性,学生必须在活动前知道了植物的特征,在活动中仔细观察植物,然后将听到的不同植物进行比较后,才能完成,但是由于来之前,没有很好地引导这份任务单的学习,所以活动中,学生只忙于看植物,拍植物,而没机会继续探究植物了。
目前也没看到学生的完成情况,所以也无法确定最后完成任务单的情况怎么样。
改进措施
1.活动限制人数,以抢票或班级形式报名。
2.任务单做清楚板块几,让家长清楚这些任务单是有延续性的。
3.在活动前,将任务单印成小册子一样的,让家庭可以提前知道整个活动流程和意图。
4.对讲解这件事,做微课的学习指导,从什么方面讲、如何讲、讲解时如何站位、身体姿势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