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个学习力不错的朋友聊天。突然就谈到一个问题:感觉自己一直有看书,一直在学一些课程;感觉自己很有收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感觉这些道理不能发挥作用,不能切实指导自己的生活,不能使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摆脱以前的轨道,呈现一种新的的状态。
这也是一直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只是平常自己没有尖锐的提出来。自己一直处于虚幻的自我感觉进步状态。一直处于追求,读更多的文章,知道更多的道理。可是道理知道的越多,行动力反而越弱。看那些文章写得都很有道理,重点反而是看作者写了哪些自己不知道的道理。甚至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作者写出来的,自己也能津津有味的看完。只是为了看看两个人写得有什么不同,评论那个作者写得更深刻。而不是去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践行这个道理。
这也正应了那句比较流行的话: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知多行少,知行不能合一,成为一个死结,同时也困扰着许多人。
如何改变这种知行不能合一的局面呢?
学习知识,分为技能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学习。
对于技能的学习,大家知道一个比较流行的方法---刻意练习。一项技能,从不会到会,需要大量的不断重复,使自己的大脑中的两个或多个神经元,经过反复刺激之后产生稳定的强的关联。比如骑自行车、画画、弹琴、学英语等。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直到潜意识可以自动执行。有了前面大量的行动,然后才有了后面的“知”,才能做得到。
对于仅仅存在于大脑中思维运动的,认知类的知识学习,为什么我们就以为仅仅通过阅读就能掌握呢?
认知也需要刻意训练,才能掌握。想想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从简单的四则运算到函数,再到微积分,都是要做大量的练习题,通过习题练习达到练习思维,才能在考试中正确做出考试题。
我们明白一个概念或想通一个道理,在知道的那一刻,我们提升了认知。短期内通过大脑的思维,甚至可以做到。我们就以为自己掌握了。从而忽略了后续的大量练习,没有形成基于这个道理的大脑神经元之间稳定的强联系,没有使这种思维熟练到成为潜意识的自动化模式。
因此大多数人在认知能力的学习中,经常处于仅仅知道,或仅仅满足于知道。买来的书,只粗略的看过一遍,就满足了。经常会满足于自己每年看过多少本书。每当拿起一本看过的书,对于书中的内容,脑子中一片空白,连书中的主要观点也不能完整的复述。
道理的美好,如果不去刻意练习,这些美好的认知不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从现在开始,要把认知当成技能看待,用训练技能的方法来训练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更多存在于大脑中,是大脑思维活动。认知能力的训练就是让大脑做体操。引用笑来老师的话,就是:用自己的思维控制自己的思维。
关于思维的训练,笑来老师有很好的方法。提高元认知能力,可以提高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坐享、全神贯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事后反思来提高元认知能力。
写作也是笑来老师极力推荐的,一个极好的锻炼认知能力的方法。
写作可以把我们的思考过程用文字固化下来。后期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当时的思考过程,以利于我们后期反思自己。
既然是需要刻意训练才能具有的能力,在初期肯定是做不好的。这是常态。我们要放弃完美追求,坚持刻意练习。一开始非常费劲,但经过多次的练习,思维就会发生改变,逐渐摆脱原来路径,形成新的思维路径。
并且我们要相信,新的认知能力的形成,可能比学会一项技能更快。甚至有些认知,一旦我们想清楚,概念清晰后,瞬间就会让我们改变。
少即是多,我们能同时进行的练习,其实很少。
认知不可能很快提高,道理不可能很快做到。我们想做的太多,其实真正能做到的很少。
一年读了50本书,如果不能践行,都等于零。还不如把一本书中的道理落到实处,成为自己的东西,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真正的成长不是懂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真正改变了多少。
当我们想要的越少,我们得到的反而越多。因为做到才是最重要的。一段时期专注一个主题,刻意练习,直到能够熟练做到。专注做到不仅可以让自己真的发生改变,还会减少我们的学习量。因为自己做到了,再看到那些文章,就可能会忽略它。
学习只是看例题,真正自己可以解题才是目的。只看例题,不行动是不能学会解题的。对于知与行,应该是先有“行”,然后才有“知”。凡事以改变为标准,更多专注于当下可以使自己 改变的行动,此时我们的心就会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