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时候心心念念的小年,如今再看,竟满是回忆的味道。
在北方,腊月二十三是个特殊的日子,老人们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把这一家人一年的事儿向玉皇大帝做个年终总结。
小时候,每到这天,母亲就一脸严肃,反复叮嘱我和兄弟几个:“今天可不许说脏话,不许骂人,更不许打架吵架,不然灶王爷到玉皇大帝那儿,就不说咱家的好话,明年就不护着咱们啦!”
那时候年纪小,真被母亲这话唬住了,心里怕得很。这一天,我们几个孩子都格外乖巧,不敢有半点放肆。
母亲也像是换了个人,平日里的絮絮叨叨少了许多,大概也是怕冲撞了什么。
我还记得,那时候的家里,好像忙忙碌碌中又透着几分神秘的紧张。
小时候的我,对灶王爷充满了好奇。他到底长什么样子?是威风凛凛,还是慈眉善目?母亲说灶前贴的画就是灶王爷。
这天换新的灶王爷神像,我才发现不是现代的画像,我有点害怕,怕他幻化出来,就是那个样子,害怕他没有给我家说好话,因为我和兄弟老吵架。
童年里,就是这样,想象着他上天述职的场景。缠着母亲讲他的传说故事时,母亲说,这传说有很多种。
但是她讲的那种和我后来在网上看到的民间故事不太一样。
记忆里,母亲讲的故事似乎也和封神榜有关,姜子牙封神,灶王爷在其中占了一席之地,还说到他在咱家里的方位,可惜那时年纪小,很多细节都记不清了。
那时候,我们最爱听这些民间传说,觉得比什么都有意思。听完一个,还刨根问底,追问其他神仙人物的事儿。
现在想想,这些民俗文化,就像小时候必看的动画片,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深深印在脑海里。
前两年,因为禁放烟花,小年显得格外冷清。可今年不一样,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又热闹起来,烟花在夜空中炸开,绚丽多彩。
远处城市的灯光闪烁,和这烟火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人间烟火图。
如今,我早已长大,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这些传说深信不疑。
可每到腊月二十三,那些童年的回忆就会涌上心头,让我无比怀念那个充满童真和敬畏的自己,也怀念一家人围坐,听母亲讲传说故事的温暖时光。
咱就简单说说祭灶,也就是送灶。听说许多地方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但是我们这边晚饭前开始,也是对灶王爷的尊重,先喂马送灶,然后再吃饭。
送灶时候,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喂牲口的草料和水备好,有地方还要扎个马。
用麻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
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
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
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这个对于我只是传话,我并没有见过。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包括在汉代,唐宋,明清时代,都有对小年民间习俗的记载和描写,在中国的民俗诸神中,灶王爷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神了。
不管这些民俗文化是从什么时候起,又能走到什么时候,还能演变成什么样,但是它存在的意义,是我们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还有在演化过程中留下的那些优秀非遗文化,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下去。
最后,祝所有人小年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