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方式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之三
前面我们讨论了亲子沟通的第一种方式——“管”,并用一个案例揭示“管”的不良后果。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惯”的沟通方式。
第二种比较常见的亲子沟通方式是“惯”。在“惯”的沟通模式下,基本上是孩子说什么家长就同意什么。家长对待孩子的要求通常是百依百顺,不问是非,不问曲直,不问黑白,要月亮不给星星。
在“惯”的沟通模式下长大的孩子,由于习惯了有求必应,就很容易养成这样一些习惯:
1.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他们不会因为别人帮助了自己而心存感激。
2.缺乏对他人的基本的尊敬。在他们眼里,别人都是为自己服务的“仆人”。
3.缺乏边界感。自幼已经习惯的“只要是自己想要的都能够得到”,所以无论是对物质的占有还是与人相处,都是没有边界感的。
4.不热爱劳动。他们总是认为一切都可以通过张口索取就能得到满足,这种理念会导致他们不去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喜欢“被养”的感觉。
5.容易染上不良嗜好。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往往会养成抽烟、酗酒、玩网游等不良嗜好,严重的可能会违法犯罪,如吸毒、嗑药等。
被“惯”大的孩子,在生涯选择上是问题主要有,一是父母不管孩子的选择是否合理,一律选择支持;二是孩子在做生涯选择是往往贪多,不懂取舍;三是能力往往不足,难以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四是如果他们能够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不少人会选择“啃老”;五是把嗜好当兴趣来发展,从而走上歪路。
(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