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瑜伽带父亲做了拜日的练习,父亲嘴上说好累但一点不落的跟完了整个练习,从他的感叹和行动上上感受的到练习带给他的畅快。以前我做拜日时也会有些累的感觉,但现在身体的轻盈只能让我去回忆那种感觉,至于从什么时候再做拜日和日常常练习无区别我也不清楚,倒是父亲的感叹让我欣喜的觉察到当下自己的状态。
晨练后的日常就是听书做饭,每天打开一本书前先想一下我的书搭子,然后分享给她一本后我才开始选择自己要听的内容,一个小小的坚持就这么成了习惯,因手机没电不能及时分享竟然会莫名焦急,插上电源完成分享才安心接着做其他。经过三天奋战,几百份作业的批改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汇总整理,看了一上午电脑的眼睛有些受不了,吃过午饭听着书散步到公园,阳光下的草坪金灿灿的,找一处河边的斜坡刚躺下,手机调皮的坡道滑梯到河边,捡回来塞到衣领里摊尸式在阳光下,不知不觉一本书听完清醒过来刚好一小时,阳光下好像睡着又好像没睡着,脑子里装满了查理伯格与巴菲特的故事。晒过太阳的身体集足了血清素,睁开眼没有了酸胀,浑身轻盈通畅,感觉自己就像植物一样在光合作用中充满了生机活力。
公园回来准备好晚餐食材然后开始读书打卡。平时看书觉得自己圈圈点点还挺有成就感与感悟的,自从参加读书打卡活动后,发现在每个问题的引导下对所读章节又有了进一步印刻,某天跟先生即兴输出下章节内容,欣喜自己有过目不忘的感觉。所以日常的看和在问题中对内容的梳理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单纯的输入,后者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及作答就是将知识点进行吸收输出的过程。从2025年元月1日开始一天一章节,不知不觉一本书已精读过半,感谢我的书搭子。
明天娃娃们就考试了,晚上我依旧陪着别人家的娃留自己的娃自由安排时间。从一年级开始我再没怎么看过女儿的作业,并一直告诉她妈妈相信她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女儿在一起除了偶尔帮忙打卡录像就是陪玩,如今三年级的她已经完全不需要我帮忙就把自己的学习打卡游戏安排的好好的。最近《PET》读书打卡让我经常回忆和女儿的日常,有自我感动也有无知惊叹,在亲子沟通上再次梳理了下自我,作为妈妈需要学习成长的空间越来越大,作为自己,要成长的空间更是没有边界。
每天过的越来越充实有序,由之前的每天坚持瑜伽到每天瑜伽、听书、看书,再到每天瑜伽、听书、看书、书写,再到瑜伽、听书、看书、书写、读书打卡,日常其他琐碎一样也没少,吃喝玩乐好像一样也没耽误,只是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天地之间,因为阳光空气与土壤,我像一棵树般开始郁郁葱葱的生长着,也开始慢慢扎根当下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生命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