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网都被4月17日发生在上海的一则新闻刷屏了,一名17岁少年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被妈妈批评,结果在妈妈驾车行驶至卢浦大桥时,少年一气之下冲出后座车门,直接从大桥上跳下,妈妈紧追不得,酿成悲剧。
这一幕好熟悉,曾经年少的我常常因某些小事,与父亲剑拔弩张,互说狠话,甚至乱摔东西,心中无限愤恨、委屈:为什么你不听我说?为什么你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你的心目中就这么不重要么?你宁可听别人说也不肯听我说?
在家庭教育中,好多时候我们正是缺乏了倾听的能力,然而在沟通当中,听和说一样重要。
据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他们的沟通时间中,大约有11%的时间花在书写上,16%的时间花在说话上,17%的时间花在阅读上,但有超过55%的时间花在倾听上;而在北美大公司的大部分员工每个工作日约有60%的时间是花在倾听别人上的。
然而倾听是所有沟通活动中最重要却最少被学习和训练,因此也是我们最为薄弱的一项沟通技能。
长久以来,我们普遍对倾听有两大误解:
1.倾听就是听,它们是一回事。
心理学上对二者的定义是:
听是声波传到耳膜引起振动后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的过程;
倾听是大脑将这些电化学脉冲重构为原始声音的再现,再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听,不管是你自愿的,还是不情愿的,比如路上车辆行驶过的噪音、邻居家装修的声音,夏天里的蝉鸣,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倾听,讨厌的、没兴趣的就停止倾听。
听更多是一个生理活动,偏被动接受;倾听则是一个心理活动,更为主动。
2.倾听就像呼吸,是一个人自然而然就会做得好的活动。
倾听还用学么,我们生来不就会的么?不就是你说我听么,还学什么学?
可是你女朋友给你讲,她今天公司里被领导骂的时候,你的心思在哪里?还停留在上一局的王者荣耀里么?
老板给你布置任务的时候,所有的细节和言外之意,你都准确接收到了么?
结果呢,你女朋友,你老板对你的反应还满意么?
其实倾听的过程中,包含五个要素,即听到、专注、理解、回应和记忆。
听就是倾听的生理维度,是实现倾听的物理基础,除了部分失聪人员外,我们大部分人的听力还是很健全的;
如果说听是一个生理过程的话,那么专注就是一个心理过程,听可以是时时刻刻都存在,但专注却只在我们选择下存在,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无时无刻的专注会把我们拖垮的。我们只对感兴趣的、有需求的、有欲望的话题保持专注;
理解是在我们接收到信息后一个识别和消化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很理解对方说的话,那么我们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偏离或中止。
倾听忠诚度,形容倾听者所理解的意思和信息的发送者试图传达的意思之间的匹配程度。
回应就是对说话者给予一定的反馈。“你是个死人啊,我说了半天,你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就是对方在向你诉说的过程中,没有收到你的回应。一个好倾听者使用多种回应方式来表现他们的专注,其中包括非语言类的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语言类的回答对方问题、交换彼此想法等,而沉重的姿势、无聊的表情或打哈欠则都是不良的回应,它们向说话者传达没有专注倾听的信息。
记忆就是记住我们倾听得来的信息,然而事实往往不尽人意,据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对刚刚听完的信息只能记得50%的内容;8小时内这个数值会降到35%;而两个月后平均只记得25%。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真正能被我们记住的信息却是极小的一部分,由此看,有效倾听是一件十分严峻的事情。
即便倾听是这么重要又这么严峻急需我们去学习去运用的事情,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有效倾听?
1.来自各方信息量过大
每天,我们要面对许许多多的,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重要的不重要的,我们甚至来不及分辨,就要匆匆收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对这么多的信息,难免会有遗漏,由倾听的五要素可知,倾听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消耗个人精力事,所以我们无法做到时时倾听、事事倾听、人人倾听。
2.先入为主和错误假设
我们总是关注那些自己关心的问题,或者更相信最先接触到信息,然后再面对他人诉说时便无法专注或有效接收。
我在销售电脑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和客户谈好的机型,临时出现变故,再与客户协商时,会推荐其它相对性价比稍好点的机器,但客户大多都不会接受调换机型的,他们就觉得原来个机型是好的,即便它涨价了也是因为它好,直接无视与其它机型的各项对比。
倾听也是如此,除了自己在意的问题、最先相信的信息外,便很再能做到专注地倾听对方说什么了;如果再遇上自己熟悉的内容,更是不会好好倾听对方说完,“这个我都已经知道了,不用再说了。”再熟悉的事也可能会有变化、变故,静心听完也不会少块肉,但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总是一意孤行,拒绝更新已知信息,最终导致沟通失败,所做的事情失败。
3.注意力不够集中,常常分心跑神
分心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听比说快,据研究显示,人类有能力在一分钟倾听600个字,但是通常人们在一分钟内只能说100到150个字,于是听者就有了许多“多余时间”,这也就给了思绪乱飞的机会;另一个是外在干扰甚多,容易打破我们认真倾听的状态,比如想要一个嘈杂的教室里好好学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在倾听过程中,被老板电话打断,要你立刻去加班,这样桥段可不只是在电影才出现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如何做到有效倾听?
1.多听少说。
古希腊哲学家季昂的芝诺说: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
我们要多听对方所说,充分了解他的想法、意图,尽量避免把话题一味地转移到自己的想法上。当然了,少说并不是一点也不让说,前面我们讲过一个好的倾听者会用眼神、表情等非语言回应和回答对方问题、交换彼此想法的语言回应,与说话者进行有效沟通。
2.不要过早评判。
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和错误假设,我们要保持专注和耐心,倾听对方所言,再与自己已知内容和假设进行对比,是自己原来的认识和假设正确?还是对方所说的内容更公允?过早评判就等于提前关上沟通闸门,断绝了对方的有效传递。
3.挣脱干扰,保持专注。
即使听比说快,也要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对方所说内容上,主动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沟通环境,提前杜绝干扰来袭。如果对方所说内容过长,也可拿出本子做笔记,简单记录谈话要点。
在沟通过程中,传达者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接收者在收到信息后,又会给传达者相应的反馈,传达者接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传达者又是反馈信息的接收者,接收者又是反馈信息的传达者,因此才说沟通是双向的。
一味地只说不听,收不到对方回应,只能是自说自话;而一味地只听不说,又使对方不知你的想法,也使他成了自说自话。无论是哪一方的自说自话都会使沟通不畅,酿成严重后果。
“读书使我心向光明,前行不惧黑暗。”我是若见Smile,热爱阅读和写作,很期待获得你的关注,一起探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