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是一个好习惯。哼”王三豆正在自己开车,嘴里突然嘟囔这么一句话。
他后背紧靠着座椅,左胳膊弯着,左手在方向盘8点钟的位置轻抓着,右臂伸直,搭在方向盘上方。
“当然,这句劝慰对于不会活在当下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你需要使用更精准的语言。”想到这,他不禁得意起来,他从方向盘上抬起右手,再轻轻拍下去,拍了几下仍感觉意犹未尽,又把右手挪到档把上拍了几下。
“语言帮我们传递信息,以便相互理解,但也会误导我们,如果我们总是不追求精确的话。”
“如果一个人正觉得他当下的生活很悲惨,你希望他能怀着怎样的一颗心来珍惜当下?对于这样的人,他若还在勇敢的和当下的生活进行抗争,并对未来寄予期望,就非常不容易了。”
“但若将生活寄托在未来,心态就很容易出问题。因为,人如果期待未来,就会严格控制生活的行进路线,一旦发生偏离,就会痛苦不已。”
王三豆拧开饮料瓶喝了几口,因为太着急,嘴还没对准瓶口,他就把瓶子斜过了90度,导致几滴饮料滴到裤子上。他并没有大惊小怪,因为这种事经常发生,他有时候也会奇怪,为什么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这么着急,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他身后追赶。
“一个人能珍惜他已经拥有的一切,这当然是一种良好的品格。但你不能强迫所有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这是一个结果,而不是起因。”
想到这里他的思路有些中断,但又感觉结论已经呼之欲出似的,他微微张嘴,上下牙咬紧深吸了一口气,发出“咝”的一声。
“一个对生活充满怨气的人会发自肺腑地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都对他而言,都没有价值,其痛苦也是发自内心。他会说,这些东西或许别人会更加看重,但我是特殊的,我要的并不多,但我想要的是另一些东西。”
“如果你让他来决定,今天要怎么安排,他总会游移不定,当他想去和朋友吃饭时,又觉得可能用这个时间来看书更好。如果他决定去看书,又在想是不是好久没有运动了。他总会迟疑到最后一秒,然后闭着眼似的随便选择一项。”
“他这样的人,很容易将生活不顺的原因推给别人。以刚才的事情为例,当他迟疑不定时,如果家人过来跟他说,咱们去公园吧。他会如释重负,因为他不用做选择了,同时他会想,瞧,我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自由。”
王三豆调整身子从靠左倾斜到靠右倾斜,好让左臀休息一会。继续想“这种纠结我倒是能理解,因为如果你让我去选一个手机,我不会纠结,因为做这种选择可以有确切的依据。但生活不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你此刻做的哪个选择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你知道你这种思维习惯的问题在哪儿吗?就是你总在为未来的自己担忧,你希望此刻的选择能让未来的你获益。从下一秒开始,直到死前,这之间有无数个你,你每做一个选择都要平衡这无数个人的利益,所以才那么困难。” 王三豆不知不觉把叙事对象从“他”换成了“你”,似乎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他的情绪。
“但你这种习惯,总是让这一秒的自己很为难,你从来没有关心过他的感受。”
“是你在困扰自己,你总是忽略此刻的你,去成就未来的你。你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规划如何让未来的你与幸福胜利会师。此刻的你已经过于疲劳,所以他才总是不高兴。你总是跟他说,别着急,等到XXX的那一天就好了。”
“活在当下,更准确的来说,是活在当下这一秒。我的意思是说,你仍然可以去为未来忧虑,如果你有这种强迫症的话,但本质上这种忧虑,终极目的也只是为了让此刻的你感觉良好。你不能本末倒置,让未来困住你此刻的生活和选择。”
“当你总在想,会不会这样更好,会不会那样更好的时候,就是在让此刻的自己为难,让他觉得,他不配拥有生活。有时候你必须要学会放手,现在这一秒爽过了就行了。”
“这一秒的你不必承担未来无数个你的命运。他们有能力去处理他们那一秒钟的问题,如果他们也能学会活在当下的话。”
想完这些,王三豆如释重负一般,他把左胳膊肘搭在车门上,用中指蹭了蹭鼻头。
“还有个问题,该如何说服一个人活在当下这一秒呢?”
“你没有办法说服任何人。如果他没有将自己的困扰归结于这个原因的话,他就不会听取你的意见。或许,你能做的只是提醒,这样的话,等契机一到,他便能在脑中将这两件事联结起来。”
“以抽烟来举例子或许更加形象,为什么有些人焦虑的时候便会一根接一根地抽烟?那就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做不了更多的事情,只能待在原地等待。
焦虑就是疯狂地为未来的自己担忧,而让现在的自己难受的一种状态。抽烟可以让人从未来的忧虑中暂时抽身,专心把手中的这根烟抽完,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典范,以一种被动,且对于身体有害的方式。”
想到这,戒烟半年的王三豆从扶手箱拿出一盒薄荷糖,掏出一粒含在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