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短毛碎组织的好文共读。
看到文章名字《伞兵与卖油郎》还以为是战争年代空战时,卖油郎救助受伤空降兵的故事呢。
读完整篇文章,竟深深地叹息了一下。这是关于梦想与现实之间的交错落差。书中把范小兵痴迷当伞兵的梦想,以及为梦想付出的努力写的真实又悲壮……这篇文章对我来说,既熟悉又有代入感。
谁年少时没有过梦想呢?当发上飘霜、容颜苍桑时,回忆起自已曾经有过的梦想,还在心中存放吗?
故事核:范小兵有个当伞兵(空降兵)的梦想,为此他折腾出许多事来,并造成刘田田和他自己的骨折。彻底断送了当伞兵的梦,从他给儿子叫大兵看,他心中的梦想一直还在。
开篇:描述了范小兵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遇到了伞兵飘落的场景,那从天而降的五个人五把大伞强烈的刺激了他,也吸引了他。他心中有了梦想,去当一名伞兵。
范小兵还说,昨天夜里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鸟,头顶上戴一颗闪闪发光的红五星。“我不当兵了,”他举着那颗红五星对我们说。“我要当伞兵。”
发展:七八年代的孩子,都有个部队梦。那个时候穿件军装,戴个军帽,是无尚的光荣,特别的神气。
老范是退伍的战斗英雄,我感觉应该是七十年代的自卫反击战英雄。他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明白战争的残酷,因为在海陵,从炮弹里活着回来的就他一个。所以他坚决不让儿子去当兵。
范小兵为了让小伙伴们知道什么是伞兵,用雨伞跳树飞行,最终造成嘴唇的破裂和断了一颗门牙。但这没有熄灭他的热情。
他又想起从床单做成伞,用鞭炮拴在牛尾巴上,牛比我们都能跑。我看到这里,出了一身泛汗,我见过牛发疯的样子,这几个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冒险冒大了。
果不其然,让刘田田“成了一个两腿都瘸的女孩”,他也被老范打得半死。看到这一段时,我的心是紧紧的,浑身都鸡皮疙瘩。我在农村时,见过老黄牛发疯的样子,几个成人都拉不住,太可怕了。刘田田没牛顶死踩死,已经是万幸了。
记得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而范小兵恰好拥有这两项宝贵的特质。卖油郎的儿子范小兵期望做一个兵,一个“像老鹰一样自在地飞”的伞兵。
妈妈跟人跑了,父亲的反对,自己和刘田田的受伤,甚至同伴偷了他的钱等等一系列事情,都没有阻止他追逐梦想的脚步。
故事的高潮部分来了,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悲壮的时刻。
没想到降落伞飘下来的时候那么好看,慢悠悠的,想下来又不想下来,简直都没法相信它是由一条花床单做成的。像一朵花,也像一棵五彩的大蘑菇。范小兵降落的时候也好看,他从容地转着圈,大衣服里灌满了风,如同巨大的花气球下坠着的一个军绿色的小气球。毛小末说,真的,如果不是半路上摔下来,他比伞兵还伞兵。
此时,穿着肥大军装的范小兵是如此的可爱又可敬,他在挫折、伤痛中一次次成长。梦想成为伞兵的范小兵飞起来了,比他飞得更高远的是他那从未放弃的梦想。小兵最后一次的飞翔既轻盈又沉重。
离平地五米左右的时候,范小兵像萝卜一样栽下来,毛小末他们都没来得及叫出来,范小兵就摔到了水泥台阶上。那些台阶从河堤上修下来,为了方便人取水的,坚硬而且棱角分明。范小兵结结实实地掉在上面,左边的小腿骨垫到了台阶角上。毛小末他们叫起来,范小兵也叫了起来。
即使有勇气,有坚持,梦想也常常像一只折翅的鸟,没能飞翔,反让你跌得头破血流。但有梦想的时候就像跳伞,总以为自己能飞。小兵热血沸腾的样子感染了我。我的眼泪也掉了下来。为小兵的执着与不懈的努力,为命运的多舛,为那曾经的青春年少。
结局:
现实里的小兵因为骨折成了瘸子,也成了一个走街串巷卖酱油的。他有个五岁的儿子,起名叫大兵。
故事的结尾是开放式。小兵的梦想会不会成为大兵的梦想?
任何成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所有年少轻狂的热血都会被平凡的生活冷却。残疾的腿成为范小兵梦想陨落的见证,也断送了他的伞兵梦,他成为了和父亲一样平凡的卖油郎。像父亲教导他好好念书一样,他把自己无处安放的梦想延续在儿子范大兵身上。“当爹的才叫小兵,儿子怎么能叫大兵?”范小兵力排众议、坚持己见,一如当年那个为梦想“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伞兵少年。
也许大兵不会延续小兵的梦想,他有自己的梦想去追寻,会踏上属于自己的独特征程。
未来有无数个可能。
题外延伸:
小兵的爸爸是个战斗英雄,他为什么坚决反对小兵参军有伞兵梦呢,因为他亲历过战争,明白战争的残酷。当时,海陵参军的人有多少?但从炮弹里活着回来的就他一个。这种心理阴影,怎么让唯一的儿子去当兵。
这让我想起了我单位八八年分配来一个志愿兵,听人事科的人说他是战斗英雄,立过一等功等等。
我看到他时,他身材不高,面如猪肝色,见人就嘿嘿地笑,露出一口黑黄的牙。早上上班时,整个状态也是醉熏熏的,说话时,散发出酒气与烟气的混合气味。无论是谁,在闻到他身上那股味道时,都会皱起眉头,远远地躲开,生怕被那股令人作呕的气味沾染。
这与我认知里的战斗英雄不是一个概念,英雄怎么能是这个样子呢?
直到有一天,我们支部开党员会。邀请这个同事讲讲他在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事迹。
我们机关支部只有十几个人,可能觉得参会人员不多,他比较放松,他没讲什么豪言壮语,反而聊起了家常:“你们觉得我经常喝酒抽烟坏毛病挺多,不像个战斗英雄,是吗?”
我们都没有说话。他接着说:“你们知道猫耳洞吗?”
我们又都摇了摇头。
他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
猫耳洞是一种在战争中常见的简易防御工事。
猫耳洞一般空间狭小,通常仅能容纳几个人。其形状不规则,有的像洞穴,有的像狭窄的通道。由于空间有限,士兵在里面活动十分受限,常常只能保持蜷缩或半蹲的姿势。
洞内环境潮湿,可能会有积水。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士兵容易患上皮肤病等疾病。而且洞内空气流通不畅,弥漫着潮湿、闷热的气息,让人感到压抑。
猫耳洞周围通常堆满了沙袋、石块等防御材料,以增强其防护能力。在猫耳洞里,士兵们时刻面临着敌人的攻击威胁,上面可能有随时落下的炸弹,下面可能有悄悄摸上来的敌军,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他和战友们轮流值岗,他们藏身于猫耳洞时,他自己值勤时,孤独如影随形。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一人。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只有无尽的孤独。只好用抽草烟抵消那种孤独和困意。
对死亡的恐惧,时刻笼罩着他。上面炸弹随时可能落下,下面敌军虎视眈眈。每一次的声响都让他的心提到嗓子眼,不知道下一刻是否就是生命的终结。他无数次地想象着死亡的场景,恐惧如潮水般不断涌上心头。
蛇的出没让他胆战心惊,蚊虫的叮咬、潮湿的环境让他的皮肤长满疙瘩,奇痒无比,挠的身上血淋淋的,他只能靠抽烟来缓解心中的紧张,也能驱散蚊虫。烟雾缭绕中,仿佛能找到一丝安慰。而酒,则成为了他对抗恐惧和孤独的武器。一口烈酒下肚,暂时忘却了周围的危险。
他写过遗书,当拿起笔的那一刻,心中满是对家人的眷恋和不舍,他想起两个年幼的儿子,想起老婆的辛苦,还想起年迈的父母,他肝肠寸断。他认真地写下每一个字,把自己的爱与牵挂留在这张薄薄的纸上。
他看着战友们一个一个在他眼前死去,好几次在炸弹地爆炸中,他昏死过去,过了几个小时还是几天,又醒过来。
战争结束时,他们连里只剩下三个人了。后来和平的日子里,他也忘不掉战争时经历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苦痛。只好继续用烟酒麻醉自己,现在已经成瘾成病,戒不掉了。
他讲到战友死去时,眼含热泪的样子,感染了我,我无法感同身受他的经历,只是记住了他面如猪肝色不是健康人的样子。也理解了为什么他天天喝酒抽烟也戒不掉的心理阴影。
他不到五十就去世了,两个儿子一个也没参军。
这次读《伞兵与卖油翁》,看到小兵的父亲不让小兵去参军,突然想起这件事来。也很理解小兵父亲的行为了。战争不仅伤害了他们的身体,也在心灵上留下了无法磨灭地创伤。所以,他不能让儿子再受这个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