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SG60 心灵体验(Heart & Soul Experience)是新加坡为庆祝建国60周年推出的沉浸式展览,由数码发展与信息部(MDDI)和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LB)联合主办,于2025年8月26日至12月31日对公众开放,分为售票区和免费区两个部分。

展览以“过去—现在—未来”为叙事主线,结合生成式AI、沉浸式空间叙事和互动装置,旨在让观众既能回顾国家发展,也能通过AI“预见”属于自己的新加坡未来。

01分区体验内容

售票区 · 乌节图书馆

售票区的空间设置在乌节图书馆3–4层,是整个展览的核心部分。观众需要提前预约,平均体验时长为60–90分钟。该区域通过七个主题单元,串联了历史回顾、未来展望与最前沿的数字交互互动。

登机(Boarding)

入口区域以“登机”为概念,由此开启一段沉浸式的叙事旅程。

进入展厅后,观众将获得一部智能手机。这台设备就像一把钥匙,只需在每个区域点击即可解锁语音导览。

在这个空间中,陈列着一排排的书籍,上面摆满了由“塑造心灵”的残疾艺术家绘制的书籍封面,强调社会包容性与艺术多元性。

游览的旅程从一座未来主义风格的电话亭开启。观众走进电话亭后,可以先定制属于自己的 AI 头像,并将其载入手机,这个头像会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陪伴左右,并出现在部分展映影片中,形成个性化的参与感。随后,观众还能与“数字图书管理员”互动交流,根据兴趣生成一条专属的参观路径。

时光之轮(Wheels of Time)

追溯人类联系方式的演变,从手写书信到数字时代。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刻,聆听亲历者的口述历史,探索科技与人际联系如何塑造了我们共同的进步与团结。

影像结束后,观众将进入另一个空间,仿佛踏入了一台时光机,继续展开新的旅程。

天空之窗(Windows in the Sky)

空间的地面上分布着一个个圆圈,观众需要走进其中触发互动。

进入圆圈后,系统会启动影片,内容聚焦新加坡的未来城市景观。该区域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观众此前生成的 AI 头像会被嵌入画面,形成可辨识的个性化呈现。

临近结束时,上方屏幕将播放标注观众姓名的个性化预告片,呈现其关于“新加坡之梦”的片段。作为展览的视觉与互动高潮,此环节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个人故事融入“未来的一天”,突出个体体验与集体愿景之间的关联。

图书馆超市(Library Superstore)

以“零售剧场”的形式呈现未来创意产品和概念设计。互动项目“呼唤未来”允许观众为未来的自己留下语音信息,形成情感与未来叙事的连接。

观众可以自由浏览,也可以探索九个不同的展示单元,这些单元涵盖模型、原型、知识内容和互动游戏。

未来给我打电话,向未来的自己发送语音信息,分享您对未来新加坡的希望。

图书爆炸互动,扫描任意一本书,不仅能查看该书的简介,还能获得系统推荐的相关书籍。

好奇心之城(Curiocity)

通过导览手机扫描地图上的区域,即可获取详细信息,观看未来基础设施的3D模型演示,了解新加坡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转变,重点关注交通、可持续性、城市发展和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等主题。

世界60周年(World 60)

“世界60周年”展项致敬了曾经矗立在荷兰村的标志性Thambi杂志店,展出了多达61份报纸的头版。展出的内容并非普通的每日新闻,而是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新加坡的全球和本地重大事件。

家是一种感觉(Home is a Feeling)

该区域作为闭环环节,为本次体验旅程画上圆满的句号。交还智能手机指南后,观众可带走一份个性化的数字纪念品,包括一枚数字书签(可解锁文化奖章作家的作品)与一段之前在天空之窗体验未来的预告片,强化展览的延展性与传播性。

免票区 · 中庭

免票区位于一层中庭,面向公众开放,是展览的重要前置与外延空间。这里通过开放式装置与互动体验,将国家发展历程文化嵌入日常城市环境之中。

成为新加坡人(Becoming Singaporean)

以视觉装置致敬新加坡建国 60 周年。通过国家档案馆收藏的修复彩色影像,回顾从 1900 年代至 2025 年的重要人物与历史瞬间,展示国家记忆的多层次拼图。

1-800-未来(1-800-Future)

以历史电话亭为灵感打造的橙色装置。观众可在其中“拨通未来”,聆听关于新加坡未来发展的多重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社会包容、学习与生活方式等。

时间旅行者(Time Traveller)

人工智能驱动的生成式拍照亭。观众可拍摄并生成个性化的照片明信片,同时获取关于如何安全、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的提示与资源。该装置兼具教育性与互动性。

结合公益机制的互动体验。每拍摄一张照片,新加坡博彩管理局将捐赠1元,支持心理健康领域的公益项目。

02数字技术与互动亮点

生成式AI的个性化体验

整个展览最独特的亮点在于大量的、深度的生成式AI运用,将观众的头像、偏好与语音融入内容,生成专属化的互动体验。AI 在这里承担连接器的角色,把国家叙事与个人体验结合,形成独特的参与感。

多元互动与空间融合

手机中的地理感知导览系统贯穿整个图书馆空间,为观众推送实时信息;互动电话亭、沉浸屏幕、AI 相机与地理感知导览系统共同构建完整体验。

不同的沉浸式互动被嵌入空间动线,推动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逐步深入,形成层层递进的沉浸效果。

公益联动机制

“AI 照相+公益配捐”机制让个体体验延伸为社会关怀。观众的互动不仅带来个人化的纪念品,也转化为对心理健康公益机构的支持,体现文化展览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03本期小结

“SG60心灵体验”以沉浸式展览的形式,为公众打开了一扇了解过去、感受当下、想象未来的窗口,这是对新加坡60年历程的致敬,也是一次关于情感与归属的集体对话。

以数字互动为核心亮点,把国家叙事转化成沉浸式的个人体验。AI 头像、个性化预告片和数字书签,让观众在展览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导览系统和互动装置提升了参观的连贯性与沉浸感,公益机制则把一次互动延伸为社会价值。

这场展览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文化叙事中的新角色,不仅增强了参与感和记忆度,也让宏大的主题能够更贴近每一个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全息光影编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告知,并注明出处。本文所涉案例仅用于行业研究与学习交流,不作商业用途。文中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