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007同学
01
本以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会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善念,但近日发生在贵州的一起惨案,却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3月15日下午,贵州清镇一小区内,一个19岁的男大学生,忽然拿着一把菜刀,从正在照看女孩的母亲身后绕过去,砍向了只有两岁的女孩,他狠毒地对准孩子的头部猛砍了5刀,刀刀致命。
短短数秒,还没等孩子的妈妈反应过来,孩子就已倒在了血泊中,鲜血顿时留了一地,有目击者说:“太惨了,我连续做了几天噩梦,一生都忘不了那个场景。”
但杀人后,男孩不仅没有感到害怕,反而还高呼:“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
据知情者说,小女孩的妈妈,还是刚从防疫一线回家的医护人员,难以想象,她的内心会经历什么样的痛苦和煎熬。
据警方通报,嫌疑人杨某某就读于广东一所高校,在校读书期间,就与学校同学老师关系紧张,疑患暴力型抑郁症,现休学在家,在杀害女孩的前一天,他就曾往楼下扔过过3瓶饮料,住户的车挡风玻璃被砸坏。
第二天在父亲电话和学校沟通的时候,他突然情绪失控,就去厨房操菜刀下楼杀人,而他的父亲,在发现孩子情绪激动后,不仅没有想办法缓和劝解,而且还火上浇油:“有本事,你去杀人放火。”
骆驼不是一根稻草就能压死的,男孩能有如此极端的行为,与他的父母长期以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暴力倾向的纵容,一定有着莫大的关系。
02
其实,类似杨某某这样的事件,绝非个例。
12岁男孩在家中看动画片,因嫌外面施工太吵,一气之下,就拿来了水果刀,将绑在施工者身上的安全绳割断。
5岁小男孩下电梯后,却把原本出了电梯的2岁小女孩重新抱回电梯,并按下了18楼的按键,但正好18楼的护栏坏了,小女孩到达18楼后,天真地走出了电梯,但等待她的,却是无尽的深渊。
6岁男孩偷年轻女子的手机未遂,就往对方的锅里吐口水,心中恨意难消的他,甚至还端起了滚烫的汤锅,对准年轻女子的头部浇了下去。
大连13岁男童奸杀了10岁的女童琪琪,在强奸女童,又朝她的身上猛戳7刀后,残忍地将她抛尸荒野。
而这些,都只是最近几年发生的此类事件的冰山一角,而还有太多的阴暗,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潜滋暗长。
据报道:
2013,连云港9岁男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情节,将同村两名小伙伴绑在树上点火,烧成重伤。
2017年,12岁男孩杀死亲生母亲后说:“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2018年,13岁女孩因嫉妒同学比自己长得漂亮,残忍将其杀害。
2019年2月,美国宾州11岁男孩因为妒忌,杀死了其怀有8个月身孕的母亲。
……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别看他们是孩子,但是做起恶来,一点也不逊色心狠手辣的犯罪分子,熊孩子和杀人犯,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而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些孩子的家长却都会怎么说呢?“他还只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啊!”
而正是这一句“他只是个孩子”才真正地害了孩子,在家长一次次的娇惯纵容和粗暴教育里,孩子要么一次次试探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要么对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心生恨意,转而报复社会。
03
犯罪学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年龄与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犯罪的年龄越小,次数越多,长大以后成为惯犯累犯的越多。
据统计:初犯年龄小于11岁的,有65%的人会再犯,初犯年龄在12至15周岁的,其再犯率为54%,在成年累犯率中,7/8的人曾为违法犯罪少年。
正如有一句话说的那样:“儿时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他就做不了人”,为什么熊孩子的犯罪比率如此之高,为什么熊孩子长大后犯罪比率更高呢?
就是因为在孩子是非界限和原则底线还尚未完全明确的时候,父母给了错误的教育,让孩子混淆了是非,逾越了底线。
迪士尼摸臀事件想必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吧。
上海迪士尼里,一个小男孩摸年轻姑娘的臀部猥亵姑娘,姑娘提醒了男孩几句,没想到男孩的母亲上去就给了姑娘一巴掌,一起的朋友也轮番上前暴打姑娘,嘴里还满是污言秽语:“你他妈的屁股没给人摸过吗?我儿子摸摸怎么了?”
除了愤怒,对于这样的父母,真地感觉很可悲,你现在不阻止他,不教育他,难道要等他成长为性侵犯锒铛入狱的时候,你才想到要教育吗?
最近,一则“男孩大骂店员”的视频火了。
男孩在书店中大声朗读,丝毫不顾他人感受,女服务员上前礼貌提醒,却被男孩疯狂辱骂,他用手指着对方的鼻子:“信不信我抽你!”,“我投诉你丫的!”
为了不打扰店内的其他读者,女服务员全程微笑,耐心向家长解释,想让家长劝劝孩子,但家长却全程戴着口罩敷衍了事,只是一再强调:“他只是个孩子!”
或许,她们在想,比起年轻姑娘所受的委屈,我孩子的一时兴起又有什么?比起其他人享受安静阅读环境的权利,我孩子大声朗读的兴致又怎能破坏?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的每一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其实,每一个肆无忌惮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蛮不讲理的大人,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天生就坏的孩子,只有不愿教、不会教的父母。
04
可是,这些孩子的父母,你真的得醒醒了,你要知道,你的孩子你不教育,长大了就自会有别人、有法律去教育他,因为这个社会,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去惯着他。
听过这样一则新闻,公交车上,一个孩子闲得无聊,就用脚不停地踢旁边的男子,母亲非但没有制止,反而笑着说,“小孩子,踢不疼的。”
这样的挑衅持续了几次后,原本好脾气的男子终于忍不住了,一把拎起男孩,将其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遇到这种事,我们该作何评论呢?遗憾、生气、伤心,还是愤怒?恐怕更多的,还是对孩子母亲的谴责。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在纸上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于父母。
电影《奇迹男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奥吉因为面容畸形,从小总被周围的小伙伴嘲笑和欺凌,但幸运的是,他生在一个特别有爱的家庭,父母一直都告诉他,他和别的孩子一样,针对周围人的恶意,父母也在竭力帮他守护着他心中的善良。
足够多的爱,最终成为了小奥吉击败恶意的武器,小伙伴们都开始喜欢他,接纳他,他成为了最受大家欢迎的孩子。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没有天生心怀恶意、想去作恶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鄙视打击他,也不是溺爱纵容他,而是要接纳爱护他,教育要求他,告诉他做人做事的底线,教会他面对人生的方法。
—END—
我是007同学,童心未泯,色心又起。微信公众号@007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