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场上,因为人性的使然,会有很多认知偏差,从而经常掉入坑里,导致亏损。
一、买熟悉的公司股票不易亏损
我们总以为对一个股票了解深入后,就可以避免掉入坑里。但无论在投资前你认为自己对一家公司有多了解,做了多少调查,实际上你都无法真正了解一家公司。
首先,人有一种行为习惯,就是搜集信息时喜欢先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去找信息,容易被你记住的你会认为它是真的,这就会导致易记性偏差。
比如,给你几个股票的名字,让你说哪只股票比较好。其中有些股票是你熟悉的,还有些是你不熟悉的。我猜你会从熟悉的股票中找出那个你认为最好的,不太可能说你不熟悉的。
如果我们通过各种信息选择出某个股票,买入后盈利了,更容易再买,从而忽略风险,容易导致在不合适的时候买入而导致亏损。所以,我们买入前一定要制定好卖出策略,有亏损发生时,要及时止损。
其次,收集信息时,容易受首位效应和末位效应的影响。
比如,你对一家公司仔细调研后,形成了对这家公司的一个判断。之后,你就不太可能改变这个判断了。如果你觉得它是家好公司,后来又出了坏消息,你会为它辩解;如果你觉得它是家坏公司,后来出了好消息,你也不会相信这个好消息。这就是首位效应。
信息顺序影响人决策还有另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叫“末位效应”,指最后到达的信息在做决策时赋予了最大的权重。比如,有人向你推荐两个股票,说A股票收益不错,但有风险;B股票有风险,但收益不错。你觉得哪只股票好些呢?可能你会说,感觉B好一点。其实这只是说话的顺序颠倒了一下,而最后到达你耳中的信息,你在决策时赋予了更大的权重,导致决策的非理性。
所以,我们收集信息时,要看不同信息到达的速度和强度,给予不同的权重,最后综合起来再做出决策。
二、喜欢看股评来挑选股票
当你看到某位股评家或基金经理名气较大,甚至连续获得不少奖项,就立即做出判断:他推荐的股票肯定是好股票。
首先,他这几次成功有可能是偶然的,不能归于能力。如果时间放长一点,或考虑到公司、团队、工作经历的偶然性等因素,这种随机性就会消失。也就是说,你没观察到的因素太多,代表性特征的信息量不足以做决策。其次,
其次,专业的证券分析师也会犯错。虽然他们推荐的往往都是自己经过调研的公司,但他们的分析师报告都非常注重形式,目的就是吸引人的关注,从而影响人的决策。另外,推荐股票的业绩虽然符合一个好公司的特征,可能是有意调整出来的,未来的业绩可能不会持续。
因此,事物的代表性特征表现出来以后,人容易冲动地做判断,而忽略了其他更多决定性的信息。这要求我们作判断时,要避免经验主义,多考虑数据的样本是否充足、全面,多听不同意见。
三、自信是一个合格投资者必备的素质
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是过度自信的,这是因为在投资者的整个投资生涯中,投资成功的经验会增加过度自信的程度。那么,怎么避免过度自信会给我们作决策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在金融市场上,过度自信使人忽视风险,做出过度的交易,在不该买入的时候不断地买入,不该卖出的时候又不断地卖出。所以要尽量减少交易次数。
其次,过度自信主要是对自己而言的,对别人的评判却往往是准确的。当我们站在第三方的立场来看,尝试置身事外,或者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评判会准确得多。
四、失败多了不会再掉进同一个坑
人们总以为投资失败越多,经验就越丰富,以后重蹈覆辙的可能性会减少,但实际上我们的认知仍然会有偏差,很容易多次掉进同一个坑。
首先,我们容易把好的结果归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的结果归于他人或客观原因。盈利了,统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失败了,统统归因于他人或客观原因。
其次,人们总以为自己早就知道行情的结果。例如,你曾经对行情有过预测,当结果符合你预测的结果时,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行情分析能力。实际上,你猜了很多次,只有某一次是准的,当行情出现的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为避免这种痛苦,你会对事实视而不见或干脆忘记了有过失败的预测。
再其次,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态。买入之后,就不去看坏消息,卖出之后,就不去看好消息,因为这些不利信息都会让自己感到痛苦。
人一旦形成一种观念,就会从肯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而不倾向于从否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让你收集不到全面的反馈。实际情况是,正面和反面的信息都有,你只是在有目的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最后,我们经常会误判因果关系,重复着我们自认为正确的投资模式。例如,大多数笃信股票投资技术分析的人,会根据技术指标来进行投资,盈利后认为某些技术指标对于指导投资非常有用。但实际上,它们只是相关而已,成功的话也只不过是概率在发挥作用。
采用正确归因、尽量用反例来思考、寻找因果证据,可以帮助你改善这些认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