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济学原理,谈教育问题:
- 政府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资助教育?
- 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到底对不对?
- 教育应该怎么办才能办得更好?
1. 办好教育的关键:让市场探索不同方案
(1)教和养是两回事。
- 怎么养比较好办,现代医学提供很好的答案。
- 怎么教没有标准,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领域。
(2)要在不同的指标上取得边际收益的平衡。
- 《水资源保护法》是片面的,保护水资源的同时,要取得其他资源使用上的平衡。
- 汽车做得尽量节能是不对的,还要考虑安全、适用性、续航等问题,要在这些指标中取得边际的平衡。
- 药物要考虑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治病的功效、药力的强弱和副作用的大小之间的平衡。
- 股份责任有限公司的治理,取得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平衡。
(3)只有竞争才能产生不同方案,才能进行比较,发现优劣之间的差距。
(4)办教育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和科学标准的事业,最好的办法是引入竞争。
在各种不同教育方案中不断尝试、比较,是办好教育最关键的一点。
2. 教育的目标:培养人才还是选拔人才
(1)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因材施教
经济学家斯蒂文·兰斯博格:
千万不要在你没有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那些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里的人,都是疯子。
(2)选拔人才的教育目标:决胜负、比高低、排顺序。
- 不重视知识的乐趣、知识间的机理和联系,不重视知识到底有用没用。
(3)竞争才能产生好的教育
所以从长远而言,要办好教育,在教育领域引入竞争,尤其是鼓励民办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3. 教育券制度:一种可促进竞争的补贴办法
(1)资助一群人,给钱比给实物更好。
- 实物补贴(牛奶)只能得到实物:牛奶
- 牛奶券补贴:能够选择多种品牌的牛奶;
- 货币补贴:在牛奶、鸡蛋、面包和其他商品之间,做出更符合利益的选择。
- 教育券:可以在不同的公办学校和民营学校之间选择。
4. 教育券制度在中美两国难以推行的原因
(1)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大力倡导。
- 中学教师工会势力强大,不喜欢竞争,导致建议未得到广泛采纳。
(2)教育券在中国的尝试
- 十多年前,浙江长兴、湖北监利、四川成都,都曾尝试过教育券的做法,最后都得不到推广和普及。
(3)原因: 微妙的财政因素
- 教育券制度的设计前提是:政府要资助教育总量是固定的
- 实际上,政府教育拨款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基层教育部门需要多少资源就争取多少资源。
- 教育券制度使原来的教育管理部门,没有积极性再向上争取资源了,整个教育拨款的总量可能会严重下降。
- 指望教育部门自发执行教育券制度并不实际。
- 与其改造现有的公立教育系统,不如给民营教育留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家长有更多选择、补充、替代。
课堂小结
- 怎么养小孩比较有标准,怎么教小孩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领域
- 越是这样的领域,越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解决教育问题的路径:
- 民办教育的解决路径,路比较宽
- 学券制的解决路径,路比较窄
- 让更多的民间教育机构竞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课后思考
很多人支持公办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家长——尤其是那些教育水平特别低的家长——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子女。所以选择学校、选择教材、选择教法这件事情,应该由政府来承担责任,而不应该交给那些实际上是外行的家长。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按照科斯定律,谁用的好,资源就落到谁的手里。这个“用得好”的,不见得就是政府,还有其他主体。政府的作用不是把教育本身办好,而是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让即使是文盲的家长也能根据市场上的各种分类、定位、指标,准确地找到“好”的教育机构,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