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参加工作第七年
无论处于人生哪一阶段,七年都意味着一次蜕变。所谓“七年之痒”大概就是人类关于个体生命体验所达成的一种抽象的共识。而这种共识或规律,确实在我步入社会后的第七年得到了验证。这一年,我再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七年前的夏天,我的学业生涯结束了。无论是否愿意,我都将步入社会,开始挣钱谋生的漫长路途。没有海投及面试的奔波、没有留京落户的压力,我轻松而顺利的考上了法院的公务员,开启了我的司法事业。现在想来,确实很幸运。当然,事业上的勃勃雄心不一定要倚赖艰苦卓绝的寻找工作来证明。纯粹出于对工作本身的负责和对自身工作能力提升的自我要求,从入职第一天起,我就以努力、认真的态度面对每一项工作,七年如一日。在这七年间,我从不吝惜加班加点、对领导指派的额外工作以及工作时间以外的工作从无任何怨言,为的就是站在集体的角度协助领导解决问题,同时能够借助每一次的做事机会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人非圣贤。面对年复一年的加班加点以及当事人的负面情绪,也时常会产生疲惫和抵触的心理。还好,责任心与毅力让我坚持到现在。但是,我不是铁人,也不是圣人。近两年,我的心态时常处于不安与纠结中,始终未能调整好。我知道,这是我的理性对于现状不满所做出的反应。多年的平庸状态,已让真实的自我感到不甘。所以,我决定认真的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契 机
2020年,疫情持续了大半年。这段期间无法进行现场开庭审案,立案的当事人也明显减少,无疑是给我百忙的工作之中创造了一次“喘息”的机会。在这一年中,我除了手头上的工作外,又进行了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储备。然而,更重要的是,利用疫情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得失以及未来的规划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思考。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忙碌到没有时间去思考。因此,疫情虽然令人厌恶,但也让我因祸得福!
反 思
人生苦短,应该尽量使自己的内心获得满足和充盈。作为一名(尚且)有志的青年,于我而言,当下阶段所追求的是事业上专业领域内知识的充实和实践技能的丰富,且在工作中使这二者间不断获得互相验证的心理体验。不可否认,基层法院七年的工作,给了我安身立命的本钱,让我娶妻生子,让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房子;锻炼了我的职业技能,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道理;据此我对我的“东家”始终报以感恩的心态。然而,我却难以再对我所熟悉的工作产生兴趣。工作模式上的固化、知识领域的局限,以及每天所面对的纠纷双方的负能量,让我从心里产生了排斥感。这不是我所追求的实践体验。被动的去工作是辛苦的、是难以获得成功的,更不能从中体验到成就感!我现在在基层法院做法官助理,已经七年之久。未来三年内,将面临进入员额成为正是法官。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将是不断重复的解决纠纷,调解、开庭、写判决等等。就前途而言,由于自身的性格比较保守,不善人际,升职基本无望。当然,我也没有想要做领导的欲望,那将会更加令我焦头烂额。就这样保持现状坚持下去,可以一眼望到退休,一生的收入随时可以精确计算。本人从中学开始奋发图强,到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到研究生毕业。如此不懈的去努力,就是希望能够在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有能力去安放自己不甘平庸的内心。所以,这样一种工作前景,很难想象我可以再坚持多久。因此,我决定不再去压抑这种情绪,用理性去思考,用勇气去面对。勇敢的走出体制,到社会上去磨炼、去拼搏!
笃 定
行为是思想驱动的,作出行为就意味着改变,意味着被人评价,被人比较,因此要时刻磨炼自己强大的心灵,作为面对一切的后盾。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将带着追求,带着梦想,带着迎接挑战与挫折的勇气,去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