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创业成功的喜悦,第二次快速止损的睿智,让稚嫩的我以为,我可以把企业做的更好!于是开始学习如何整合资源以及研究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
《不懂合伙 必定散伙》一书中提到:中国的创业模式中,有一种常见的聚散模式——哥们儿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很多创业企业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并非对手过于强大,其原因往往来源于内部:一起创业的合伙人可以共患难,却难以同享乐。
下面是我2019年做的最失败,最愚蠢的一件事,分享给普通创业者们,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辙,并引起深度思考:
01
对于爱财如命之人
就像狗改不了吃屎
第三次创业,我选择了一位很精明能干,互补,貌似和我“情投意合”的合伙人大A。我们都是实干派,想把公司做大做强,给员工结果!我们约定,做公司不是过家家,必须正规,要有对公账户,财务必须严格,不走私账。于是愉快的签订了合同,创业资金30万,她20万 我10万全部汇到了她的私人账户。(等一下,怎么是私人账户?说好的对公账户呢?别急,很快就办,咱们先做事。)
在此期间,昔日和大A打交道吃过亏的大佬们正面侧面的给我建议:你的这位大老板爱财如命,很多和她打过交道的,最后都被坑惨了!你就别填坑了。
终于在三个月后,狐狸尾巴显现,公司所有账款依旧走她的私人账户,我还发现她欲空手套白狼的行径以及抬高进货成本谋取利益,故意损害合伙人们的利益,公开承诺过给联合创始人的分红,就像打发要饭的一样,随便给点,完全没有契约精神。在利益面前,她原形毕露,很多员工迫于她的强势,真是敢怒不敢言,我痛心呀!这违反了我做企业的初衷。
我曾在学生面前,公开承诺:
你成 我陪你君临天下
你败 我陪你东山再起
我们曾经走过了大半个中国,我们曾经为了共同的事业连续工作数月,我们曾经温暖彼此抱头痛哭……
曾经的一切历历在目,我有责任扭转趋势,不想辛辛苦苦搭建的平台就这么散了。
自从发现了大老板这个苗头,我不想放弃她以及可以说是自救,我选择去影响她。我反复正面指引:我们要做大做强,走的稳 ,走的远,一定要正规,心无旁骛,给员工结果,财散则人聚 遵守契约精神!真是用心良苦。
02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领导人不能以身作则 何以服众?
领导人不能知行合一 何以为人?
创业才不过两三个月,我们已有个5位联合创始人,大家就想把事情做好。而这位BOSS感觉没有能量和动力,跑去要和另外一家初创小公司合并,最后还想自己单飞,给的理由是:强强联手!结果人家只给我们公司8%的股份!也可以说给她个人8%的股份,这是合并吗?这是被吃了吧?何以面对其他跟随的人?她没有考虑过,只顾着自己。最后,她和那个小公司跑了一圈,摸清了底细,决定还是我们自己好好做。
大老板眼里只有钱!没有契约精神,没有爱任之心,任性的我行我素,肆意损害合伙人权益。曾公开教导签约老师:有些客户,就得狠狠的坑他一笔!对于共苦没有同甘的我 放言到:在我这,我就这样,你觉得不合适,你可以退出。(大老板 你这卸磨杀驴用得太早了吧! 无情啊...)
在年会聚餐时,大A公开部署并和天津某联创约好,春节后我们去她那里考察项目,而我们的大 Boss 第二天扭头就和另外一家公司合作了,把天津联合创始人晒在一边,并把公司所有资源洗劫一遍,据为己有,谋取个人最大财富。(在我再三的追问下,她隐晦的说到了“模式” 即:新项目最终目的是拉人头,赚人头费。疫情期间,无视国家规定,几个所谓的“大头目”还在四处游走,策划如何拉人头赚钱 黑心呀...)
我必须得说:公司引进项目,不是为了公司发展,而是随便找个项目就让下属们再投资,从中赚取丰厚利润,只是为了满足她个人的贪欲。老板 你考察项目如此之草率就是为了坑人吗?还是你活着就为了坑一个是一个?就连出生入死的姐妹,都不放过。不管是谁 统统坑一遍!只要能坑到的绝对不放过。
我因过度劳累,出差,回到家晚上还要带宝宝,没时间休息,终于累倒!在疫情期间正好养病。想到公司已经变了味,想到团队家人的敢怒不敢言(谁心里没杆秤),回想起当初别人的的忠告:不要和她合作,小心被坑!回想起自己拼死拼活,就连投资本金都可能付诸东流,我决定:时间宝贵 远离小人 实属良策也!
于是我与大老板协商转股事宜,她给我回复:一张合同图片 大大的三个字:看合同!
不用看合同也知道写的是什么?
定神逐条解读,全都是大老板违反在先呀…
做假账 走私账 尽可能隐瞒真实利润,无视国家法律,严重损害了合伙人利益。
这提醒我们应该付诸法律严惩黑心总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小人无过君子长错
03
历史上的大事件
小霸王和段永平
1989年3月,段永平来到广东省中山市怡华集团下的一个小厂做厂长。
当年,《魂斗罗》、《超级马里奥》等游戏席卷全国,段永平嗅到了游戏机的商机,为公司精心设计了一款产品,取名叫“小霸王学习机”,而且请来成龙代言,一句“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让小霸王火了。
段永平赚钱吗?1992年,小霸王用 200 万元人民币的广告费,实现了1个亿人民币的产值,纯利润超过 800 万元;1993 年产值达到 2 亿,1994 年产值 4 个亿,1995 年产值达到了 8 个亿…
段永平真的不赚,因为他半点股份都没有。他多次向老板提出改革被拒。
1995 年8月28日,段永平辞职了。段永平走后,老板才明白:职业经理人太多,但段永平却只有一个。
04
真正的领导人深知
平台离不开人才
华为,没有人不佩服的超级平台。创始人任正非说:人是最重要的,认识到人才的价值,也要给人才合理的回报,合适的价值空间,给适合的工作环境。
2017年,任正非在接受陈春花老师的采访时,竟然说:如果员工感谢华为,那我相信华为是做错了,言下之意是,员工创造了这样的成绩,我给他这样的回报,为什么需要他感恩呢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华为从上一年的第72位提升至第61位,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1090.304亿美元,超过了阿里巴巴(182位)与腾讯(237位)之和,后二者收入分别是561.5亿美元和472.7亿美元。
不过于此同时,华为利润只有89.5亿美元,不及腾讯的119亿美元,不及阿里的130.9亿美元。
但任正非依然觉得公司赚太多了,他公开说:华为最大的问题就是赚钱太多,平台的强大,离不开人才。
很多创业者认为自己是创始人,一手创立的公司,理所应当一人独大,员工都得靠自己这个平台。
很多巨头平台大佬明白这个道理:虽然CEO付出很多,但他得到的回报和付出真的匹配吗?觉醒了,就要带头把钱分出去。
平台之所以做大,是这些领导人尊重人才,他们明白,没有人才,就没有平台
05
老板要和人才形成利益共同体
老板要和合伙人形成精神共同体
很多创业者深有体会,你想做事,想做更大的事,离不开大家的帮助,他们不一定非得来你这帮你做,人家来帮你,你要真心感谢感恩。
为什么要招聘人才?因为你觉得他能给企业,给团队带来价值,带来收入。所以,时刻牢记,你需要别人,只有拥有这样的思维和格局,你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总有一些平台,认为自己很牛,自己成就了人才,所以人才一个一个离它而去。
也总有一些平台,认为平台需要人才,平台和人才互相成就,所以它们尊重人才,广纳人才,平台越做越大,比如阿里,比如腾讯,比如今日头条,比如海底捞,比如西贝等等。
如果你是老板 尽量做到言行一致,深度思考,和所有人形成命运共同体。
如果你是员工 请不要入坑,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远离渣老板。
虽然我们会经历很多磨难,没办法,这就是人生,宠辱不惊 笃定前行吧。
Reference:
1.《不同合伙 必定散伙》作者:武帅 出版社: 火遇风品牌管理 / 中信出版社
2. 离职创业18个月,我重新反思「人最大的悲哀,是错把平台当本事」作者:粥左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