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的精神食粮,主要来源于赶海小视频。
拍摄赶海小视频的网红们大都长相普通,谈吐透露着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但我被他们迷得不行,因为他们有一项技能:“赶海”。
“赶海”指的是在海边的渔民,等着潮水落下去海滩露出来,去海滩边找各种海生动物。
渔民一边走,潮水一边落下去,就好像是渔民把海给赶下去了,因而得名“赶海”。
赶海的迷人之处,在于未知。
它不像是在内地的河里钓鱼、收地笼,得到的永远就那么几种不起眼的水生生物。(大海因广袤而包容,小河因窄小而单一。)
退潮后的海滩则有品种繁多、肉质鲜美的海鲜逗留在海滩上,先来说螃蟹。
那些网红在视频中总能抓到青蟹、面包蟹、兰花蟹、石头蟹、花甲蟹、赤脚红等螃蟹。
(此图为兰花蟹,我觉得它长得最漂亮,
而且大长腿,所以就放它吧)
搬开一块石头,总有惊喜,或大或小,颜色各异,有的张牙舞爪、有的萌萌的不怎么爱动(除了面包蟹萌萌的不怎么动,其它螃蟹都很有活力)。
在抓螃蟹的过程中,还能遇到几条搁浅的鱼,以石斑鱼居多,偶尔也能发现章鱼、乌贼,当然也有遇上其它奇异鱼类的几率。
除了等退潮抓螃蟹之外,网红们还有很多别的玩法。
比如去一些礁石挖海螺,海螺亦品种繁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这个做得最好的是其中一个从福建跑到海南去赶海的网红,他在野外甚至能找到野生鲍鱼。
我第一次知道野生的鲍鱼原来是紧紧吸附在石头上的,而且它的贝壳表面十分丑陋,全是岁月的伤痕。
还有些网红,在海滩上能挖到生蚝,一块黑乎乎的东西,令我这个外行人无法分辨它是石头还是生蚝。
除了以人工搜寻,还可以用工具,比如螃蟹笼、地笼。
把笼子放下去,隔几天来收,你永远不知道这个笼子里有什么,有时什么也没有,有时是一条大鱼或者几个螃蟹,这个未知令我刺激。
这还不算完,令我眼红的是网红的收入。
一些赶海界的头部网红,一个视频播放量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如果是几十万播放,光是图文而言,在度娘那就可以达到上千的收入,视频的广告分成还要再高些。
除了可观的视频播放收入,网红抓完海产品后还当场卖,我常看的阿烽,钓鱼水平很高,在一个视频中,他一次钓了15斤鱼,当场就卖给一个人,赚了800元。
我在看这些视频的时候,脑子里就有个想法:
好想去海边!他们赚钱好容易!
哪怕不拍视频,光卑微地摸摸螃蟹就足以让我很开心了。
但是我生长在内陆,我国的大部分人口都生长在内陆。
根据我自己的“阴阳理论”,凡事有阴必有阳,有好必有坏。
生活在海边的人,虽然能获取丰富的海洋物产,但同时也意味着偏僻、交通不便、陆地物产稀少。
譬如我国最南端的三沙市,虽然管辖的海域面积辽阔,但那基本没什么人。
各种蔬菜、水果,都要靠轮船运输才能到。
那有人可能要抬杠了,不是有一些毗邻海边的繁华都市么,比如香港、澳门、大连、青岛之类的。
但人多的地方,赶海的人也多,人多了就有竞争,有竞争就很难抓到大螃蟹了。
在陆地虽然没有在海边那么幸福,可以看海抓螃蟹,陆地也有它的馈赠。
譬如在平原可以种庄稼、蔬菜瓜果,平原交通便利,也更容易发展工业;在山区可以采野果、蘑菇、药材等山珍,同时山区的空气也更清新。
因此海滨城市有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内陆城市也有它们的优劣。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把毗邻海洋的优势称为资源禀赋,也就是临海城市相对于陆地的好处。
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都有属于它的资源禀赋,在某个层级上面,拿出这个地方特有的优势一定能比过另一个地方。
把这个类推至穷富的阶级差异,贫者较富者而言,也必然有其资源禀赋。
目前我国的一些富二代(我没有贬义的意思,请把它看成一个中性词),他们比普通人家的小孩拥有更多的机会。
即便高考考得不是很好,也可以继续培养出国深造。
毕业后,他们也普遍混得更好,因为他们比普通人家的小孩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样的资源。
富二代们在整合资源、利用资源方面做得大都比普通人家的小孩更好,他们的胆子也更大,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试错机会。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
王思聪,他不管是创办投资公司还是做互联网公司亦或是组建IG战队,他都做得异常出色。
有人批评这样批评王思聪:
他的普思资本,用的都是一些顶尖人才帮他投资,所以他没什么厉害的。
这个批评的点真的很奇怪,有个厉害老爸是人家的资源禀赋,就像渔民生活在海边,渔民不靠海吃海难道要去山里找野果吃么?
脑子可以靠先天获得,但是眼光、胆略、信心这些东西,家庭环境的影响占比更高。
所以,作为富二代或者星二代,他就该发扬他的资源禀赋,利用好各种人际关系,整合资源,好好做一番事业。
不过凡事皆有阴阳,有好坏,如果一个人赚钱太容易或者天生就有很多钱,就有可能更懒,有可能追寻刺激去赌博吸毒,有可能拿大量的钱去支持网络主播,或者开海天盛筵。
“富不过三代”的这个俗语,可能指的就是作为富二代背后那不好的一面吧。
就像我国历代王朝,都是开头那几个皇帝无比凶悍,到了后期就没落了,晚清那几个皇帝更是荒唐得不像话。
讲完有钱人的资源禀赋,再来讲像我这种普通人家的小孩。
我从小学到大学,拿的奖状只有学习进步奖,因为这个奖是只看成绩,不怎么需要经过大家投票决定。
但凡珍贵点的奖状,例如三好学生之类的,就需要学生投票选举。
而我日由于只顾自己的感受,性格乖张,人缘一般,甚至有时还会得罪班主任,所以类似三好学生这种高级的奖我从没拿过。
不善交际、性格孤僻、且没有家庭背景的人有什么资源禀赋?
他容易抛开一切杂七杂八的东西,抓住一样事情下狠劲。
有资源的人吃饭应酬分上下半场,满世界跑;而我吃饭只需不到10分钟,每天宅家里,偶尔散步离家不超过2公里。
当我没有一点成就时(很久了),我不会有任何欲望去谈恋爱、看风景。
因此,我认为对贫者的资源禀赋,是一种被称为“匮乏”的痛。正是因为痛,所以才能更勤奋、更专注。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不管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长在什么样的地方,既然来到人间,就要接受它的好与坏,不必过分纠结于它坏的一面,只需发扬那好的一面即可。
也不必羡慕富者“容易”,贫者“自由”,因为一切都有阴阳,一切都有其对应的资源禀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