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道经(中)

第十四章  ❄ 

视之不见(看它看不见), 

名曰夷(把它叫做夷); 

听之不闻(听它听不到 ), 

名曰希(把它叫做希); 

抟之不得(摸它摸不到), 

名曰微(把它叫做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此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无法用语言描述), 

故混而为一(只能称它为阴阳未判之混元一气)。 

其上不谬(它的上面不见光明),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见黑暗), 

绳绳不可名(实在是无法给它下定义), 

复归于无物(还是把它复归于无物吧)。 

是谓无状之状(这应该是无状态之状态),

无物之象(无物象之物象), 

是谓恍惚(这就是似无似有的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往前追溯不知何时开始),

随之不见其后(往后跟随不知何时结束)。

执古之道(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 

以御今之有(以驾御今天的生命之有), 

以知古始(以感知上古的来龙去脉), 

是谓道纪(这就是自然之道的纲纪)。 

第十五章  ❄ 

古之善为道者(古时善于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见解微妙而深远通达), 

深不可识(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夫唯不可识(惟恐言不达意), 

故强为之容(故努力为之形容): 

豫兮若冬涉川(开始学道者谨慎得象严冬过河), 

犹兮若畏四邻(警觉戒备得像是随处都有强敌环俟), 

俨兮其若客(严肃得好象虔诚的客人)。 

涣兮若冰之将释(继而他的性格会变得洒脱无羁涣然冰释), 

敦兮其若朴(品质会变得敦厚诚恳朴实无华), 

旷兮其若谷(心胸会变得旷达开朗虚怀若谷), 

浑兮其若浊(意识会经历浑浊及混乱的考验)。 

孰能浊以止(如何将这种混乱的杂念止住呢)? 

静之徐清(把心静下来慢慢就清澈了)。 

孰能安以久(什么方法能保持安静状态长久)? 

动之徐生(感悟静极生动带来的生机)。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这种方法修道的人不会骄傲自满), 

夫唯不盈(正因为他不会骄傲自满),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才能敝弃陈旧获得更新)。 

第十六章  ❄ 

至虚极(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 

守静笃(安守宁静坚持不变)。 

万物旁作(万物在时空的隧道中行进), 

吾以观其复(我可以观察他们循环反复的道理)。 

夫物芸芸(天地万物芸芸众生), 

各复归其根(各自都要归于它们的本根)。

归根曰静(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

静曰复命(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命曰常(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

知常曰明(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

不知常(如果不知道自然规律), 

忘作凶(妄作非为就会带来凶险)。 

知常容(知道自然规律才能包容一切), 

容乃公(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达), 

公乃全(公正豁达才能完整周全), 

全乃天(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天乃道(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 

道乃久(遵循大道才能长治久安), 

没身不殆(终身都不会感觉到不妥)。 

第十七章  ❄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的,人民近而赞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人民畏惧他)。 

其下,侮之(更次的,人民轻蔑他)。 

信不足焉(信用不足的君主),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犹兮其贵言(谨慎做到不随意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帮助人民实现心愿), 

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  ❄ 

大道废(大道废除), 

有仁义(自然出现仁义); 

智慧出(智慧频出), 

有大伪(自然混杂大伪); 

六亲不和(六亲不和) , 

有孝慈(自然彰显孝慈); 

国家昏乱(国家昏乱), 

有忠臣(自然产生忠臣)。 

第十九章  ❄ 

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 

民利百倍(人民就可以获得百倍的利益);

绝仁弃义(抛弃仁义), 

民复孝慈(人民就能恢复忠孝仁慈的天性); 

绝巧弃利(抛弃巧诈和货利), 

盗贼无有(盗贼也就没有了)。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仅此三者作为法则是远远不够的), 

故另有所属(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 

见素抱朴(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 

少私寡欲(减少私欲杂念)。 

绝学无忧(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第二十章  ❄ 

唯之与阿(应诺和呵斥), 

相去几何(相距有多远)? 

美之与恶(美好与丑恶), 

相去若何(相差有多远)? 

人之所畏(人们所畏惧的东西), 

不可不畏(自己也不可不畏惧)。

荒兮(精神领域开阔啊), 

其未央哉(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 

众人熙熙(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 

如享太牢(就像参加盛大的宴会享受丰盛的筵席),

如春登台(又像春和日丽之时登上高台观赏仲春的美景)。

我独泊兮其未兆(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 

如婴儿之未孩(混混沌沌啊,有如初生的婴儿连笑也不会笑)。 

傫傫兮(疲倦闲散啊), 

若无所归(像长途跋涉的游子没有归宿)。

众人皆有余(众人的东西多得用不完), 

而我独若遗(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真是愚人心肠啊), 

沌沌兮(混沌无知)。 

俗人昭昭(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明明白白的事情), 

我独昏昏(惟独我昏昏沉沉)。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清清楚楚的事情), 

我独闷闷(惟独我无所识别)。 

众人皆有以(众人好像都很有作为), 

而我独顽且鄙(惟独我冥顽不化而且鄙陋寡闻)。 

泽兮其若海(汹涌澎湃啊,像辽阔的大海没有止境), 

飂兮若无止(茫茫无边啊,如肆虐的狂风横扫万里)。 

我独欲异于人(我和众人如此与众不同),

而贵食母(因为我以守“道”为贵)。 

第二十一章  ❄ 

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纳万众的意识), 

唯道是从(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认从)。 

道之为物(道作为未知世界的事物规律),

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惚兮恍兮(在这种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其中有象(能看到万物的景象); 

恍兮惚兮(在这种似有似无的意境中), 

其中有物(能感知万物的本性); 

窈兮冥兮(意识深远冥灭自性), 

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华)。 

其精甚真(其精华的真实程度毋庸置疑),

其中有信(这就是你确信无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从古至今), 

其名不去(这种悟道的方法就没有失去过), 

以说众甫(用它可以了解众生万物的规律)。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我如何知道众生万物的规律)? 

以此(就是用这种方法感悟的)。 

第二十二章  ❄ 

曲则全(弯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 

枉则直(大的弯曲则象是一条直线), 

洼则盈(身置低洼处才会获得盈满), 

敝则新(鄙弃旧观念才能推陈出新), 

少则得(爱好越少越容易获得感悟), 

多则惑(爱好越多反而会感到迷惑)。 

是以圣人抱一(所以圣人悟道会专一致志), 

为天下式(这样才能成为天下的榜样)。 

不自见故明(不自持己见反能明白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显),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负蛮干反能获得成功); 

不自矜故长(不自认圣贤反能成为首领)。

夫唯不争(正因为你与世无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天下反而没人与你相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古人所言“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怎么会是虚言呢)? 

诚全而归之(诚信此道者天下将归属他)。 

第二十三章  ❄ 

希言自然(少发号令也是符合自然的)。 

飘风不终朝(狂风不会坚持一上午), 

骤雨不终日(骤雨不会坚持一整天)。 

孰为此者(谁会这样大发雷霆)? 

天地(这是天地的杰作)。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的狂暴尚不能长久保持), 

而况于人乎(又何况于人呢)? 

故从事于道者(所以生活在自然规律中的人们), 

道者同于道(修道者喜欢同道在一起); 

德者同于德(有德者喜欢同德在一起); 

失者同于失(失落者喜欢同失落在一起)。

同于道者(于道相同的人), 

道亦乐得之(道也愉快地接纳); 

同于德者(于德相同的人), 

德亦乐得之(德也愉快地接纳); 

同于失者(于失落相同的人), 

失亦乐得之(失落也愉快地接纳)。 

信不足焉(诚信不足的人),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他的人)。 

第二十四章  ❄ 

跂者不立(脚不粘地不晓立者感受), 

跨者不行(骑人肩膀不知行者甘苦)。 

自见者不明(自我成见不能明白事理), 

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不能彰显智慧), 

自伐者无功(自我蛮干只能无功而返), 

自矜者不长(自恃圣贤不能成为首领)。 

其在道也(这样的人如果混入道中), 

曰余食赘行(必然犯余食赘行的毛病)。 

物或恶之(有人或许厌恶这种观点), 

故有道者不处(但得道者会超越这种境界)。 

第二十五章  ❄ 

有物混成(有一种物质混然而成), 

先天地生(先于天地产生)。 

寂兮廖兮(寂静啊无形啊), 

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而永恒不变), 

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而不会殆尽), 

可以为天下母(可以认为它是天下万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 

字之曰 “道” (就送它一个字叫“道” ), 

强为之名曰“大” (勉强为它起了一个名叫“大” )。 

大曰逝(它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过去和未来), 

逝曰远(遥不可及的过去和未来也可以说是无比深远), 

远曰反(知道它的深远是因为能了解它周而复始的缘故)。 

故道大(所以说道是伟大的)、 

天大(天是伟大的)、 

地大(地是伟大的)、 

人亦大(人也是伟大的), 

域中有四大(宇宙中有四个伟大), 

而人居其一焉(而人也占居其中之一)。 

人法地(人遵循于地的法则), 

地法天(地遵循于天的法则), 

天法道(天遵循于道的法则), 

道法自然(道遵循于自然的法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539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1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33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23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9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6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4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08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54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4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0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04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3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5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5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7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9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4,737评论 6 39
  • 郑伟娟 爱自己 D1 1.面对自己。 今天反复听了第五课3~4遍,同一课的内容需要反复听,才能听到课程里面的重点内...
    内外合一阅读 189评论 0 1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好好读书,但是近几年,才发现读“书”也是一门学问。买了2本书,一本是《...
    牧山牧水阅读 278评论 0 0
  • 本周四在公司图书阅朗室以空巴的形式学习了《活法》作为人“怎能忘记珍贵的美德"与“以德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天开文運阅读 1,1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