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尘闲云 闲云醉语
(楔子)醒园撷趣
戊子,六月廿四,夜。
暑气难褪,燥热堪烦。焚香煮茗,沉淀心念。
相对老者,凝神巡杯。茗香绕梁,心思入境。
老者衔盏,尽吐古韵。发肤舒逸,顷刻清凉。
醉入韵中,悠悠徜徉。
风漫竹林,瑟瑟清音。蛙鸣若若,一如笙声。
傍竹林,近水塘,莲容惊俗次第放。
叹清致,采摘忙,落花失色夜茫茫。
老者伏龙去,轻叹有声:
心清醒园现幽境,清丽美景生室中。
一缕俗念失方寸,一份贪妄一场空。
闲云蓦然惊,无声自省:
几株瘦竹亦刚劲,心河清清莲蓬生。
风起尘扬念静净,十方法界随吾心。
此乃老者初访醒园之趣,提笔撷之,以为记。
焚香煮茶,展卷阅经。拂除尘杂,意念清净。
老檀清幽,熏德复熏德;老茶浓酽,涤心复涤心。
(序)缘起“可名”
戊子,六月廿七,丑时。
雷鸣大作,暴雨倾盆。
醒园静净,听雨观风。老者言轻,闲云若重。
话起远古,落至三名。窗外居中,风景迥同。
一名元始,不变不更。再名灵宝,至珍悟性。
三名道德,以载众生。宁神细品,豁然而醒。
物界轮转,状如车盘。周而复始,止于德尽。
世人所知,浅浅如风。万般因由,悉属雷同。
阴阳偶合,超度阴魂。偶合之事,起大悲心。
因贪而异,沦为浸淫。女之大善,女之大恶。
若此变异,万千不清。当此德尽,以清明人。
遂溯源起,撷真于笔。逸者生趣,智者谐理。
天将放晓,雷雨息宁。
此为源序,生于醒园。
注释:2008年阴历六月二十七日,丑时前后。忽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
醒园之内空气清新,非常安静。听着“雨”,看着“风”,老者不急不缓地讲着故事,闲云(和缮慈)表情凝重地倾听着。
老者的故事是从远古开始讲起的,后来话题落在了三个名字上面。这个时候,窗外和醒园内的景致是完全不相同的。
第一个名字是“元始”,元始的含义是不改、不变、不更。第二个名字是“灵宝”,灵宝的含义是具有正悟又不失灵动的心性是至为宝贵的。第三个名字是“道德”,道德的含义是众生都需要用德来承载,这样才能走好自己的道。听了老者所讲的,闲云(和缮慈)宁下心神细细品味,忽然间就明白了很多。
世间的诞生与消亡,状态就像车轮子。周而复始地运转着,德尽的时候便是终结之时。世人对这些事所知道的,浅的如轻风一样。纵使有一万种因由,其实质都是雷同的。
例如:雌雄交合的意义在于超度落入阴界的灵魂,让他们脱离阴界,得以轮回。所以,交合之事原本是起于大悲之心。但是,因为女人是孕养孩子的主体,这就使得人们对女人倍加推崇,也正因为这样,一些人生起了贪心,交合之事渐渐地变成了沉溺和邪淫之事。世上女人原本是大善的,却被贪心扭曲了本性,背负了千古大恶的罪名。
类似这样的变异,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当下,正是又一轮道德败尽、物界濒临消亡的生死关头,必须真实、清楚、明白地再现诞生和消亡的始末,以此唤醒迷乱的人心。
所以,用笔撷取真实的东西来完成这篇文字,文字的名字就叫做《溯源》。有情致有娱乐心的人,可以把这些文字当作打趣的谈资,有智慧的人可以从这些文字中明白一些道理。也就是说,读者可以把这些文字当作笑谈,也可以当作明理的醒文。
这个时候,天就要亮了,不再打雷,雨也停了。
我就把上面这些文字当作《溯源》的序吧,文字生成于我的“醒园”。
本期编辑:清逸
图片来源:闲云作品
红尘闲云语录:
每个生灵在落地的那一刻起,每一思、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每一舍、每一得都在为自己铺路,路铺到哪里,去处就在哪里。所以,每个人都有他应有的去处。
凡所有相皆属虚妄;凡所有执皆属自伤;凡所有贪皆为自残;凡所有恶皆为自亡。凡所有善皆不举善;凡所有慧皆不张扬;凡所有道皆归脚下;凡所有法皆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