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问“为什么”时,怎样培养孩子的思维力?
当孩子会说话时会问“十万个为什么”,有些父母直接用“没有为什么”怼回去或“不知道”,这样不能有效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作为父母怎样启发孩子进行思考呢?就像楼梯一样,要学会给孩子及时的反馈,要激发孩子提问的兴趣,帮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给孩子及时的反馈
当孩子问“为什么”时,要增加跟孩子的互动,及时给予反馈,这样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有帮助。
从婴儿期开始,当宝宝对你笑,你开始给他回应,当他好奇看到别的地方,你就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你看这朵花,很漂亮啊?”宝宝不会说,但你的自言自语会使孩子以后积极探索世界的源动力。
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尊重孩子的问题,你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抱抱他,体会他的需求,当不知答案时可以说“这个我不确定,可以一起试试或上网查查。”
2.激发孩子的提问兴趣
有些父母会问:“我也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可为什么和孩子聊不下去呢?”
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我们直接给孩子答案,没有留和孩子一起探索的空间。
比如:“妈妈为什么鸟能在天上飞啊?”
妈妈回答:“因为有翅膀啊”“有翅膀扇着风,就飞了” “哦”
第二种面对小孩的提问,大人喜欢以自己为主导控制聊天的走向,这是我们成年人的通病。
然后随说一句:“这回明白了吧?记住了吧?”当沟通变成一种刻意的知识灌输或考试测验,孩子的兴趣就越来越低。我们应该激发他的思考,鼓励孩子多提问题。
3.用启发式语言帮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家长要有“启发式”提问,面对孩子的问题,都是启发孩子去思考,去分析,让孩子自已去思考,去分析,让孩子自已去寻找答案的方法,当孩子自己得到答案的时候,他才会充满了成就感,他的思维能力会逐渐提高,从面产生新的动力。
当孩子问“飞机为什么可以在空中飞?”
你可以回答:“对啊,为什么呢?还有什么也会飞啊?”
这时候孩子可能会说:“有啊,小鸟啊!”
这时就可以和孩子讨论下“对啊,飞机会飞,小鸟也会飞,为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孩子能回答多少算多少,还可以找飞机,小鸟图片给他看,引导他去观察,发现和总结。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去思考飞机和小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飞行的基本原理就会呼之欲出,伴随引导,孩子的思路也能够更有方向,更具体。
总结:育儿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记知识点,而是为了通过问题的展开和追寻,激发他的兴趣,训练他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在互动中间多问“为什么”,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分析,给自已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提供了辅助和总结,让我们大人思路也在孩子面前展示,这样才是真正的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