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做了一件冲动的事。事后我很自责,脑中不断地重复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我不该。今天在清理知乎收藏的时候看到以前发在收藏夹里的《错误的自我“反思”,反而有害|你真的会反思吗?》里面讲到反思与反刍的区别:反刍是侵入性的,反刍似乎不受控制,越想停下脑中混乱的想法去睡觉,却越是停不下来。越是想要在公众面前讲话不要紧张,越是想起做错事被责骂的样子。
文中对反刍的认知详细进行了对比分析。
按照阿德勒心理学来讲,我讨厌这件事,事实上我却不断重复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这么做,我想通过这样来获得那样,只是有时候我们并清楚自己想要那样哪怕这样也无妨。
接着文章又介绍了什么才是反思
反刍伴随着自我厌恶,反思伴随着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ate)在反刍的过程中与结束后,我们往往觉得更加低落,加深自我厌恶。自我厌恶固然也可能迫使我们去改变,但这些贬损、嘲笑自己的声音,会增加我们的内耗,让我们在行动和生活的同时,还要和负面的声音缠斗。
相反,在反思时,人们是带着自我关怀的(Dembling,2013)。自我关怀不代表让自己躺平什么都不要做,而是在认识自己缺陷的基础上,去抚慰和理解自己的痛苦,并激励自己寻找改善的方式。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不去做自己的敌人,而是成为自己友善的陪伴者。
之后他又提到了如何讲反刍变为反思?
多问“是什么”?少问“为什么”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和我一起出去玩,可能得出“他们在孤立我”、“他们讨厌我”,用“我现在的感觉是什么?我在想什么?什么是我可以做的?”这样就会对事件做出客观的评价,我感到孤单,我想要有人陪伴,我不希望自己被冷落,我可以做的是问问他们下回是否可以带我一起出去玩。
了解自己当前状况和需求的信息,让自己找到方向。
“是什么”也可以迫使我们说出自己的情绪,研究发现,将情绪转化为语言有利于人们管理情绪。当我们反刍时,往往只能感到一团混乱的负面情绪,而通过问自己“是什么”,将情绪变成清晰的语言,也就有了具体的应对目标。自己在看抑郁症患者的自述中注意到他们会说我不想这样,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是对某种事情具有强烈的偏执,我做不到。
奇普 西斯在《瞬变》中写道:”当我们耗尽自我控制力,其实是耗尽了’精神肌肉’的力量。无论是创造性思考,集中注意力,压抑本能冲动,还是面对挫折百折不挠,都需要精神肌肉的支撑。换句话说,耗尽自我控制力,也耗尽了巨大改变所需的精神力量。
因此,假如有人跟你说,改变很难是因为人们生性懒惰或者心生抗拒,那可真是大错特错。原因恰恰相反,改变很难是因为人们不堪重负,甚至耗尽了气力。”
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筋疲力尽。
还有就是人不能通过一个想法来控制另一个想法。这样想是不好的,我必须停止这样想。这样只会造成无尽的痛苦。
“我现在感觉是什么、我在想什么、什么是我可以做的”这句话问自己当前的状态,换个说法可以说是已经坦然面对了自己当前的心情,试着去理解自己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情况,之后问自己什么是可以做的,也就摆脱了安全(情绪)报警灯亮,关闭情绪报警灯,不理会报警产生的原因,进而安全(情绪)报警灯老是反反复复的亮的死循环和自我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