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我就是那些“ 工作日还比较规律,一到周末晚上就玩到三四点,睡到中午不起床”的年轻人之一,甚至有时更糟糕一点,周一到周五也是不规律的,起床、工作全靠意志力。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作息
作业一直没做,其实是有些逃避——我有点不想把睡觉的时间缩短,让我感觉好像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不禁有些怀疑我睡觉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精力恢复,还是潜意识里把它作为了我的一个娱乐项目?
周末睡觉总有一个心理:周一到周五没有好好休息,那一定要通过周末来好好休息一下。本质还是想要休息,然后自然的选择了一个认为有用的方式——睡觉。
为什么会觉得周一到周五没有好好休息呢?
因为我的作息不规律,虽然早晨都一直是8:00起床,但是晚上不一定几点睡,12:00有,1:00有,2:00偶尔也会有。每天早晨都是睡眼惺忪,不想起床,所以到周末就想:终于可以睡到自然醒啦,“掌控自己”的感觉真好啊。
为什么会选择睡觉这种方式呢?
因为不需要思考,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躺在床上就好了。而且睡觉时间是被自己控制的,而不是被工作、被领导、被各种压力包围着。
睡觉真的解决我的问题了吗?
有时候还真解决过问题:在我精力状态非常差的情况下,睡上一下午简直是将我从地狱中拯救出来。但现在分析来看,状态非常差,主要还是作息不规律导致缺乏睡眠。
大部分时候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诚然,睡觉可以暂时屏蔽外界的各种压力,但却经常会有种自责的心理——别人都在学习,我却把时间用来睡觉,好浪费时间啊!
同时,睡的其实是没那么踏实的。比如我会在周末的9:00和10:00分别订一个闹钟,打开手机看一眼,群里有没有布置给我的任务,有没有给我安排事情,如果有的话就回应一下并起床去做,如果没有的话就心存侥幸,继续睡觉。
另外,小区外经常会有施工,有时会起来带上耳塞继续睡。其实睡的是没那么舒服的,有时单纯是为了睡觉而睡觉。
不规律作息导致的问题
精力很难迅速恢复是不争的事实,靠意志力工作,就算没有全部跪,基本也没有做的很出彩的——想想也是,没有睡过去就不错了,还指望着出彩?
同时周末的时间一大半用来了睡觉,一整天都懒懒的,晚上通常会有讨论会或者课程,两天竟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可真奇怪呀,明明周末两天全是我自己的时间,到最后来竟然没有一点是自由的。
有句话说得好:自律带来自由。我想要懒散,却又想要自由,这怎么可能嘛?
想了想,睡觉重要还是自由重要?最后还是选择了自由,因为自由之后,我可以选择哪段时间睡觉、哪段时间玩、哪段时间学习,而不是说我只能睡觉。
寻找支持我规律作息的价值
我理解的自律,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心里有一股力量支撑着你,让你真正相信,让你想要追求。人都是围绕着价值生活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那现在就要分析一下有什么力量可以支撑着我规律作息。
我的作息如果不调整,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没那么舒服而已;而调整作息,需要我有强大的决心、毅力,同时既要对自己狠一点——逼迫自己坚持并养成习惯,又要对自己温柔一点——当没有做到的时候,对自己友好温柔,不自我攻击。
应该算是很巧合,课刚学完,就出现了一个对我来说极其重要的价值:
教练练习
我是去年4月开始学习教练技术的,边学边练也边忘,然而极少回去复习。偶尔接一个客户,就赶紧复习赶紧抱佛脚,有时候发挥的好,有时候就表现很一般。在明知自己基础不扎实、练得也不够的情况下也没有去系统复习,导致“明明是一起学的,雨悦姐她们已经收费1200/小时,我现在接免费的客户仍有些忐忑”。
是教练对我不重要吗?
教练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我能看到我在学习教练过程中的成长,我也能看到我支持的客户在教练后的持续成长,这也是我继续做下去的最大动力。
为什么我没有投入更多精力呢?
仔细分析过,应该是我在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阶段目标,都对我极其重要且难度大。上半年是要顺利毕业,下半年是要顺利通过入职考核和实习期,这两个目标在当时需要我投入极其多的精力,我当时也没有学过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而且对自己要求没那么高,所以没有把精力放在教练学习上。
再往后时间宽裕了,想要捡起来的时候,没有契机、没有伙伴,看着超多的学习资料,畏难情绪一下就出来了,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再捡起来。
但是!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下一期的教练课在招助教!
看起来是一个机会,其实对我来说是五个机会:
第一,给我提供了一个捡起教练技术的契机;
第二,严格的审核制度使我更清楚自己的实力;
第三,加入后即可跟强大的督导、教练、助教团在一起共事,使我更有动力提升自己;
第四,我下手快,抱了秀燕姐和剑平哥的大腿,他们两个水平都非常高,并且在其他方面有很有造诣。非常幸运能跟他们两个组队,跟高手一起练习只要我努力用心,提高肯定是飞跃式的;
第五,我们请到了永澄老师作为督导,我中午幸运的围观了一次督导过程,老大对身份的把握和指导的精准度令我惊叹,跟着永澄老师肯定在很多方面会有很多突破性的发展。
那与精力管理和规律作息有什么关系呢?
昨晚我们小队进行了第一次的碰面会,我们经过商讨,把练习的时间定在了早晨5:30-6:30。
不用说5:30,就是两个小时后的7:30,我没啥重要的事也是在睡觉的。
但是为什么我同意了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早晨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干扰的,不会因为要加班要工作要哄娃就增加各种不确定性。当我们的时间可以完全固定不被干扰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对这件事有了很大的掌控感——这种掌控感让我安心。
也是因为我没有在5:30起过床,我想试试,到底是“我真的不适合早起”,还是我潜意识认为“我做不到”?
我该如何做?
规定自己在没有极其紧急的事情的时候,必须12点之前睡觉。
极其紧急指:老板布置今晚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某行业生态图、某报告、某PPT;与学姐讨论与公司发展相关、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重大问题;朋友非常需要我;
极其紧急不包括:为了完成作业熬夜;为了在公司群里表现活跃熬夜;为了看某个电影电视剧;为了洗碗;为了闲聊;为了看书;为了看公众号、知乎、简书等;
(以上内容随时补充)
每天早晨5:30起床,在练习后如有时间,可在7:30-8:00再睡半小时。
在目前我很难一下将作息调整为12:00-5:30,在这之间可以设置一些缓冲时间,如7点,6点半,6点,通过几天的时间慢慢将起床时间调整为5点半,晚上睡觉时间也跟着相应提前。
在调整和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睡晚了”和“没起来”的情况,遇到先接受“自己还没有调整好”这个事实,并且清晰知道,这是必然发生且正常的,不是自己“怎么连起床这件小事都做不到”。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动态地评估我的变化:起床时间比预设晚了多少?我上次起床晚了是什么时候,当时晚了多少?根据每天的睡觉和起床时间,做一个长期的时间表,用来做数据对比和分析。
遇到极其紧急的事情怎么办?
紧急的事情不可避免,比如现在(23:56)就需要做一个PPT晚上提交(PPT技能现在看起来好重要啊,我下半年可能要把office培训提上日程了),我没有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做出PPT,好早点睡觉。
如果熬夜在一个小时之内,早晨仍旧要按时起,我的身体记住的是时间,而不是时长,我要尽力让它记住早晨被唤醒的时间。如果发现精力确实没有完全恢复,7:30-8:00可以补一觉。
如果熬夜时间很长或者通宵了——尽量不要通宵啊——那肯定得补觉啊,我又不是超人,想办法尽快恢复精力才是最重要的。
结语
我今天看到筝小钱老师和学员的一段对话受到很大启发,对话是这样的:
小钱老师:今天重点是恢复精力。
学员:恢复精力难道不是休息吗?
小钱老师:一样。
只是在我的知识模块里,我用恢复精力这个词,大脑自动反应是做点换脑的事,吃点喜欢的,腹式呼吸……
用休息这个词,大脑自动反应是闭目慢跑躺舒服的靠着缓慢行动等。
触发我行动的内容不一样。
这几句话真是让我醍醐灌顶,我们大脑装有很多内容,每个词会触发一种或多种行动。
比如“恢复精力”触发的是做点轻松的工作,明明是同样的意思,“休息”触发的就是躺着靠着。
同样的,有时候你会觉得别人冒犯了你,愤怒至极,只是他用的某个词或者他的某个动作触发了你大脑的某个机制,可能你把对方的动作换一个同样含义的动作,触发的就是“同情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这个还需要我继续探索,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最后附一张工作时间的时间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