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早背诵的关于丰收的歌谣是:秋天到,秋天到,田里的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对于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我来说,记忆中我们家小麦丰收时一年可以达到一万斤以上,当时公社还奖给我们家一辆名牌自行车。我觉得我们家好自豪,好骄傲,好荣耀!但是,由于我们家人口多,所以还是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每每听到这首歌,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希望。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土地是生活的唯一来源,庄稼是农民一生的依靠。好在国家始终重视农业,三农惠民政策像春雨惠及着亿万农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近几年,党中央集中精力扶贫攻坚,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广大农民以饱满的热情让农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为了最大限度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们国家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节日,足以说明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高度重视。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我们山西运城举行,尤其是主会场活动在我们万荣县,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大喜事,大好事!山西省委省政府、运城市委市政府、万荣县委县政府集全部力量,充分调动所有资源努力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事实证明,今年的丰收节办的很成功,很有影响力!
今天,我和老同学约定时间,开车去“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瞧一瞧。我们驱车一个小时于上午九点左右到达李家大院景区,可能是刚开园,游客稀稀落落车位也很宽裕。我们便直奔“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放眼望去,巍峨大气的园门前有一排遒劲有力的大字,我一眼就看出是运城著名的书法家王陆先生题写的园名。我们立即站在大门前照了一张合影,真好!花团锦簇,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倍感自豪。大门两侧的楹联是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参与编撰,由运城市著名书法家杨振生题写的,杨振生先生的字真的是行云流水潇洒自如,让人看后无不啧啧称赞。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独具特色各有千秋的花车,有的展示地方非遗文化,有的呈现农民田间劳作场面,有的特写丰收景象,形象逼真,活灵活现,不一而足。再往前走,出现在眼前的是全国各地的农业特产,有万荣制药厂的山西系列药茶,有来自青海的有滋有味的牛肉干,有农民自己晒干的桑葚,有农民自己真空包装的南瓜子,有农家妇女自己酿制的香菇酱,有产自万荣的画有彩画的三白瓜……简直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给甚至垂涎三尺。我们毫不犹豫购买了牛肉干、干桑葚、南瓜子和闻喜卫嫂油茶。我们边逛边聊,这真是一个农产品展销会,的确应该给农民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也给园区增加一种氛围。看到地上有好多南瓜和冬瓜,我不由得抱起一个十来斤的大冬瓜站在搭建的彩门前照了一张农产品代言照片。
当我们来到真正的“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矗立在眼前的是高大喜庆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标志建筑,四面一模一样。我们自然少不了照相留念。我们顺着园区布置的黄河沿岸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山西、山东九个省的展馆依次参观,每个馆都用大量的极富地方特色的图片展示了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农产品及各种美食。真的是名副其实的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游人越来越多,有退休干部组团的,有农村妇女结伴的,有扶老携幼而来的,有坐园区直通车来的,……所有的人都从游览中获益匪浅,我们也觉得大开眼界收获满满。等到看见万荣笑话及雕塑时,我们忍不住笑得前俯后仰,好幽默的万荣笑话,好有智慧的万荣人!
怀着愉快的心情,我们走出博览园区,来到非遗展区,这里有彩画葫芦,有文创用品,有面塑糖人,有绛州澄泥砚等等。最后一个展区是关于丰收节的书法作品展示,书法家们用他们各具风格的书法作品表示对丰收节的祝贺,真是端庄大气、笔走龙蛇、风流倜傥、意气风发!
走出园区,我们游兴未尽。不觉已经十一点钟,看见各种美食不禁想一饱口福。于是,我们要了一份泡泡油糕,每人一碗炒粉,每人一块锅盔,每人一碗粥。吃饱喝足,好不过瘾!这时候,吃饭的人已经开始排队等候,游客已经络绎不绝摩肩接踵。
我们庆幸早上来得早,没等拥挤不堪,我们已经结束游览。我们觉得好惬意,好过瘾!我不由得想为我的家乡做广告:
万象争荣万事兴,积善人家扬美名,
这里最早叫中国,大美运城笑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