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讨好型人格?

你是不是经常这样:

● 拒绝别人会内疚很久

● 总是先考虑别人的感受

● 明明自己不想,却还答应下来

● 一直维持“好好先生”“不会得罪人”的形象


你以为这是“善良”“懂事”“人缘好”,但其实,这是一种深层的讨好型人格。

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讨好型人格的背后,是对“被讨厌”的强烈恐惧。


为什么你会怕被讨厌?

因为从小你可能习惯了:

● 做乖孩子,就能得到关注

● 听话懂事,才会被认可

● 满足别人的期待,关系才不会破裂

你逐渐学会:“只有我让别人满意,我才是有价值的。”


于是,你变得特别在意别人怎么想你,开始牺牲自己的真实想法、时间和情绪,去维持“被喜欢”的状态。

但问题是:

● 你越讨好,越失去自己

● 你越想被喜欢,越容易活得焦虑内耗

● 到最后,你变成了一个“处处顾全别人、却完全不顾自己”的人


阿德勒说:你不需要被所有人喜欢

他强调“课题分离”:你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别人喜不喜欢你,是他们的课题,不是你的责任。

当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明白:

● 拒绝别人不是错

● 坚持自己不是冷漠

● 不合群也不是失败

你的人生,不需要靠“让别人开心”来证明自己有价值。


讨好型人格,是因为你把“被喜欢”看得比“做自己”更重要。

想要自由,先要接受被讨厌的可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