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的特色语言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天津码头出奇人,生活于天津的冯骥才出奇文。读《俗世奇人》,可以读出浓浓的天津味,就像是跟作者面对面听快板。“这当儿”、“打外面进来三个人”、“中溜个子”、“架势挺牛”、“撂高的”、“气最冲的”、“官儿也怵三分”、“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听赛没听”、“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冷不丁一句天津方言冒出来,有的还是押韵的,让读者看着文字却有种听相声的感觉,在捧腹大笑之余,还会有深思。
“我得让语言里有天津劲儿,把天津人的这个劲头揉进去。”“我用这种独特的语言写东西很上瘾,瘾一上来,止不住时就会写。用这种语言写作时常常会禁不住笑出声来。”在《俗世奇人》(叁)的后记里,他如是写道。
《俗世奇人》不仅语言趣味性十足,叙事也是一波三折,而且往往会有一个让人意料不到的结局。比如《刷子李》中,就在徒弟认为师傅是吹牛的,读者也好奇刷子李会如何自圆其说时,结尾告诉我们:那个白点是刚才吸烟时把裤子烧出个破洞,然后露出了一点的秋裤。《酒婆》中的酒婆死得更出人意料、更冤:她竟然是因为那天黑心老板得知老婆怀孕了要积德,所以没像平时一样往酒里掺水而死!还有《绝盗》里冒充别人亲爹、亲兄弟正大光明入室偷窃、打砸的大盗;还有《死鸟》里那只喊着“死鸟”然后远走高飞的八哥……
除了上述两点,《俗世奇人》的用字,也是很讲究很有艺术性的,不过这点还需要再读几遍,细细品味。
《俗世奇人》的语言就是这么奇,乍一看平淡无奇,再一读,恍然大悟。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可以放在床头随手翻阅,也可以坐在书桌前细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