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儿子问我电风扇在哪里,我直接告诉了他。他找出来,擦洗,准备要用。
这里是北方的初春,暖气还没有停,虽然我已经把暖气关掉一周了,但是家里的温度依然像夏天一样。“这种情况下就要开电风扇吗?你可以开窗通风,你可以再少穿一点呀。”这是我原本想说的话,但是没有说。而是简单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因为我尊重他的热的感受,尊重他作为一个成人用电扇的需求。
我在学习重新镜映孩子,弥补在他早年缺失的那一部分。
在孩子的早年,主要的养育者,一般指母亲,是孩子的镜像的自体客体。母亲对孩子的积极回应,会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好的,是被爱的,是值得的。这是一个人具备安全感、价值感、归属感等等的人格根源。
在疫情期间,居家的两个月里,遇到类似的事情,我都选择尊重孩子。我在弥补早年作为镜映的自体客体的不足。我看到他从最初的充满戒备,越来越轻松,越来越灵动,今天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和我和他爸爸共同探讨了一个话题,言论充满幽默。
幽默是极高级的能力,只有在放松自在的状态下,才会具备。
你要说你的孩子已经成人了呀,还需要弥补早年缺下的什么镜像的自体客体吗?有这个必要吗?
有必要。
一个人早年在原生家庭里缺失的与安全感、价值感、归属感有关的东西,一生都在追求弥补。当你看到一个六七十岁的人,谈起早年父母对他的不公平,依旧会崩溃大哭,就知道了。没有得到原生家庭的爱与肯定,一生都不会真正地安定幸福。
那家长为什么在当时不给孩子呢?首先因为国家传统教育就是要苛刻对待孩子,主流指导思想认为在家里吃了足够的苦,到了社会上才能不吃苦。潜意识里希望孩子一直有这些缺点,那么就只能和家长捆绑在一起,永远不会抛弃父母。这些理念被代际传承着,我们把孩子都培养成了安全感不足,价值感低,喜欢“勾引“他人挑剔的人。
所以要弥补。
于是,今天,我不再否定孩子的感受,或者用我的感受去替代。尊重他的需求。用积极的回应,让他感觉到:我是好的,我是被爱的,我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