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原创的成人学习方法论,用以下三个步骤帮助我们进行知识的内化:【选摘】、【思考】、【行动】。
【选摘】:
这个故事据说是用来说明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其实,这个实验只能部分说明某些荒谬的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很多今天看起来没什么道理的传统,当初确实曾经正确或者曾经最接近正确。这个故事真正让我们看到的是,在知识正确传播的过程中,语言、文字以及逻辑思维有多么重要。
让我们就着这个故事继续联想:如果猴子们可以讲话,那么它们就不用打架;如果猴子们能够写字,那么无论换多少次、多少只,新来的猴子都不用挨打(更不会无辜地被打);如果猴子们能完整地使用逻辑,或许它们最终会想出办法躲避冰水并吃掉香蕉,进而可能对那些做实验的人心存鄙视。
……
谈到这里,我们已经触及所有学习过程(或者说知识传递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经验主义。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经验主义者,原因就是前文已经提到的:所有的人获取知识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经验”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局限。
……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运行机制叫“选择性输入”,其具体表征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他们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其实,这个机制算不上缺陷,很多时候,它对我们来说属于“自我保护功能”。然而,对一个挣扎着发展自己心智的人来讲,“选择性输入”就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工具——纸和笔——有条件的话,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来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对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何在;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思考】
我们看待事物,通常是从自身体验出发,不可避免的,就总是会有很多局限性。
如何让自己稍微不那么局限?
我想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经验有更多反思,质疑。
总结出一种经验的时候,我们要深入的思考,包括整个经验的前因后果,使用范围等,一个问题,要问自己三次,要有足够深入的思考,
如果思考得不出可被证实的结论,我们就要把经验写下来,以及经验是如何产生的等。——如果猴子们得到“香蕉不能拿”的经验的时候,可以把这个经验和产生这个经验的原因记录下来,后来的猴子们就有机会多思考一些,说不定会尝试去拿香蕉呢。
生活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情太多,经验主义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好帮手,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意识到,经验作为一种工具在被我们使用。
现在,除了经验,我们还有很多别的工具,不需要只依赖经验了。
【行动】
掌握“反刍”技能:
带着纸笔,或者建一个电子文档,随时记录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
对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何在;
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
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
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