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曾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世上没有理想的人很少,为理想而行动的人也同样很少。一些人为了六便士庸碌一生错过了美丽的月亮,一些人越难越退缩阻碍了飞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位主角是怎样为理想而行动的吧!
当你忙碌之时,也不要忘记抬头看看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三大长篇小说之一,它讲述了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艺术而放弃了优渥的生活,由伦敦一个证劵交易所的股票经纪人变为一名流浪的画者,最终定居于塔希提,并创作出不朽画作的故事。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在他四十七岁之前,一直过着安于现状、循规蹈矩的生活。而画画是他从小的梦想,即使他的父亲在他小时候曾让他偏离梦想的轨道,即使为了追求艺术他可能过上没有面包的生活,但在经历了一整年每晚上夜课练习画画的日子之后,他终于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离开了妻子,来到巴黎,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之路。
也许,有人会说思特里克兰德太愚蠢,但他确实是疯狂的在做一件前半生都未完成的重要事情,在疯狂的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厌倦了自己的碌碌无为、按部就班,当别人问他是否会想回到过去,他只是笑笑:“我不想过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因为梦想,所以永恒。
原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活着只为追求真理,而这真理就是自己内心的梦想。心心念念做喜欢的事情,什么时候启程也不晚,也许某时,会像有人指引一般,让你靠近,明白自己来到世上真正的意义。
而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也许你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甚至为周遭的人们所误解和鄙夷。但是,很多天才在成名之前不同样是不被世人所认可的吗?
不同的人对人生成功的界定不同,就像《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另一个人物——亚拉伯罕,他与思特里克兰德有着相似的境遇。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拿奖学金进入医院,五年修业期间获得所有他可以参加的奖项。成为驻院的实习外科医生,才气获得众人公认。最后他被拔擢获得医院正式录用,前途一片光明。以人之常情来猜测的话,亚拉伯罕一定能沿路攀升至医学行业的巅峰,名利双收的未来正等待着他。
然而在他走马赴任之前,他希望能先休个假。某个早晨,航行的船停靠在亚历山大港,亚拉伯罕站在甲板上,俯瞰码头上的人群还有那些被阳光照得白亮的城市。就在那一瞬间,他当场下定决心,这辈子都要住在亚历山大港。这个重要的决定也因此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道路。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也许在前一秒你还想着出去吃一顿大餐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可后一秒却改变主意不想出门了。有时,做一个决定需要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而有时又只需要一秒,那一秒就像火柴划过你的脑海,点燃你心中的明灯,指引你未来的人生航向。
有人会说思特里克兰德和亚拉伯罕做出的决定真是糟糕透了,但我却不敢这样说,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每日与梦想为伴,生活在让自己最开心的状态下,这样算是把人生搞砸了吗?难道只有成为知名人士,有非常可观的年收入,才算人生吗?我想这取决于你赋予人生的意义、你对社会的要求、以及你对自己的要求。
不可避免,思特里克兰德是自私的,他抛弃了妻子,抛弃了工作的伙伴,甚至可以说是抛弃了这个社会。但他无疑也是伟大的,甚至是令人仰望的。
就像与思特里克兰德熟识的布鲁纳船长所说那样:“有的人追去真理的欲望无比强烈,为了达到目标不惜粉碎自己的世界根基。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的人,只是对他而言,美取代了真理。”一个人的厉害之处,不在于这个人是政客或是企业家,也不在于这个人取得的功名成就,这些宏伟源自于所处的地位,而并不属于本人。
思特里克兰德的伟大是在人生意义层面上真正的伟大。他为了能实现梦想,可以放弃一切,完全出于内心的激情和热爱。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我就跟你说了我得画。我也没办法克制自己。一个人掉进水里的时候,他游得好不好并不重要,他就是得游出来,不然就等着溺水。”
我的脑子最后定格在思特里克兰德最后的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已是垂暮之年的他因为麻风病而眼瞎,但仍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前,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失明使他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
我相信,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思特里克兰德也没有后悔过他所做出的决定,真正的梦想与结果本无联系。正是因为如此,哪怕他看不见世界、哪怕生命即将结束,他也始终在画画。他最后成就了一幅旷世巨作,但也许是出于自负和轻蔑,他在临终时命令后娶的妻子爱塔连同房子一起烧毁连一根木头都不要剩,最终毁灭了他最后的作品。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在朝花夕拾之间,时光便悠悠溜过。我相信每个人在看过这本书之后,都会对人生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和思考。“你要的到底是月亮还是六便士?”也许,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无谓行走,只愿飞翔!
导演艾伦•帕克在1984年执导的电影《鸟人》改编自作家威廉•沃顿的同名小说。讲诉了在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时,一位名叫“伯迪”(鸟人)的青年,不融于世俗喧嚣一心渴望变为飞鸟而与现实激烈碰撞的故事。
影片以战争里伯迪遭受刺激成为现实意义中的“精神病人”被送进医院,他的好友艾伦试图用大量的回忆来唤起伯迪的理智为开始,采用了回忆以及环形结构的叙事方法,将过去以片段的形式穿插连接展现出来。
在色彩表达和场景镜头上,病房里空旷的“青蓝”带来被静谧和孤独泛滥包围的感觉,而以鸟为第一视角的长段画面则轻而易举的使人进入伯迪“成为一只鸟”的梦境,甚至观众也做了那只鸟,不自觉的代入本身去体验这种理想的生命形式。
在感情方面,《鸟人》至始至终贯穿着两条线。
一条是伯迪对于鸟类极端的热爱,从训练信鸽到爱上“波塔”——一只金丝雀;从制作鸟衣试图飞翔到因鸟类于战争中幻灭心痛不已,再到像鸟一样整日蹲在冰冷的病房内。这些浓重的描述都透过体现伯迪对于鸟类的痴迷而延伸出他对翅膀、对飞翔的执着,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执着。
另一条是伯迪与艾伦的友情,当护士对艾尔说伯迪是她工作的一部分时,艾尔激动的大声喊出:“住嘴,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一段直击内心。正如艾伦在火车上自言自语那样,伯迪与他胜似亲人。对于艾尔来说,从与伯迪一起穿上鸟衣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明白伯迪是内心最深处的另一个自己,赤诚且勇敢。所以在唤醒伯迪之前,艾尔先唤醒了自己,一方面理解伯迪不切实际的理想,一方面想将伯迪拉回现实以此来保护他。
除此之外,在细节上,影片也有许多值得留意的地方。例如伯迪的父亲对伯迪说:“你需要一个更现实的梦想。”每个人都认为现实是生活的根本,只有伯迪坚持飞翔才是他一生的追求。
又例如“波塔”为了回来寻找主人而一头撞死在玻璃上,似乎在暗示伯迪用理想撞击现实的结果。幸而在影片最后伯迪的一句“What? ”给了我们一个毫无预警的惊喜,这个开放式的结局算是导演艾伦•帕克除了电影配乐之外的另一处点睛之笔,没有主角离开的悲伤,也不至于落到大团圆俗套的地步。
《鸟人》到此为止,但伯迪仍然在继续。或许他和艾尔都被当做疯子关进了病房;又或许重回家乡继续他的飞翔计划。但理想之于伯迪,就像伯迪之于艾尔,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在这场斗争中,伯迪无一例外的都忠于了理想。而《鸟人》也向我们透露了他想要表达的——无谓行走,只愿飞翔。
生而为人,世界很美。我们拥有理想,却不止有理想。亲情、友情、爱情是成长重要的养分,此刻、故乡、远方,也是生命数不清的标志牌。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只等你携带故事娓娓道来。
作者:曾泽欣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