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真的都只是宇宙中的尘埃,为了选择生存而拼尽全力。
大灾难接踵而至,生命和眼泪四处飘零。
还好,希望还活着。
如果地球会毁灭
小时候我就问过,“爸爸,地球会不会毁灭呀?”爸爸说那要几千年以后了。我当时觉得,几千年以后的人们真好,那时候他们就可以住在月亮上啦。
小孩子看着天上的星星,以为月亮上真的有玉兔和嫦娥。
而现实确是,温室效应日益剧增,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像每一个平常的早晨一样,每天都有珍稀动物的灭亡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到来。我们看着太阳,不知道是电影里太阳的老化变化在先,还是现实生活中资源的衰竭、能量的耗尽在前。而每一个急转的巨变,都来源于那个你不经意的瞬间。
假如地球真的会毁灭,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们要作何表情?
少年已经成长,可一切却都追不回
出生在和平年代,我心底总对灾难和战争有些恐惧。我总觉得生命渺小如尘埃,大自然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轻易伤害我们。所以每当电影里出现有人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而牺牲时,我心里就很难受。
人类为了存亡倾尽所有,而逃亡至底下五千米。在这时一个叛逆的少年却带着懵懂的妹妹却妄想逃离地心,到地面上呼吸自由的空气。真的是……典型成长型的电影男主角,也是我一向不喜的角色类型之一。果然像我预料的一样,不羁的少年一出保护圈就开车狂奔,遇到查车,然后被拘留,爷爷来领人,遭遇送礼被拒,还被扣留,最后……
我不喜欢每个成长型主角人生中的这一段故事,他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离经叛道,也不知道这世界被他牵连几何,更不会知道有人因为一个他企图改写世界的运行轨迹。他呢,只顾着心疼自己没见过四季,受不到母亲的庇护,多像讨不到糖吃的熊孩子。我知道这样的孩子总会惹祸的,就像每一个你我年少不知父母愁苦一样,我们总会后悔的。
最后,那个少年迅速成长了,他和伙伴用一根火柴点燃了木星,推动了地球。伴随着无数人的牺牲,更多的人活了下来。少年懂得了人类想活下去的心,原谅了灾难带给他的伤害,也失去了太多太多代价,一切都追不回。
典型中国父亲,说不出的“我爱你”
这部电影里,吴京绝对不是特别出演,而是剧中举足轻重的一位父亲。“流浪地球”计划启动,刘培强自告奋勇,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刘培强知道,这一走至少就得十七年,且过程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作为父亲,他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而悲壮的。
正如每一个中国父亲一样,离开时只会说一个充满希翼的谎言。电影里说抬头看星星那一段其实是有些煽情的。真正的中国父亲,只会像电影里永别时的场景一样,父子两人再没有隔阂了,可是这一生,他们也没说过一句“我爱你”。中国的父亲,只会在你做决定时拿出自己的存折,默默支持你,只会在你离家后关注你的消息却不打扰,他们不会说,但是做到每一点的爱。
moss在被夺回控制权时说,让人类保持理智还是太难了。但是让我感动的,正是我们人性的那一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出自《魔道祖师》)”大概就是刘培强选择牺牲空间站来换取一个点燃木星的机会时的最好写照吧。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色彩,让我们知道家园的可贵,所以我们不会放弃地球,选择诺亚方舟;我们不会为了保留基因而放弃所有人。我们想要回家,既然家在前方,我们就带着地球流浪,直到贝加尔湖融化的时候。
希望如钻石般耀眼珍贵
希望如钻石般耀眼珍贵,所以我们即使飞蛾扑火也要选择希望。我还记得希腊神话里,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了,各种各样的邪恶逃了出来——贪婪、虚伪、诽谤、嫉妒、痛苦等等,等人们盖上盒盖时,盒子里只剩下希望。而希望,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这一部《流浪地球》在上映后饱受争议,中国的科幻迷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吐槽电影里运用转向推动器和加速推进器推动地球运动的不现实性,计算了各种数据之后觉得牛顿可能是要第9102次醒来。还有有关木星爆炸的冲击波推动地球的不现实性......啊,学霸们的视角我不懂。要说物理bug,我感觉妇联里的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在我看来,摒弃这些奇怪的bug,就中国科幻电影的创新之作这一点而言,《流浪地球》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绝对是配得上一份嘉奖的。这是至今我看过的第一步中国科幻电影,作为世界观的基石,虽然细究会有很多小问题,但是代入感还是足够的。我能够进入那个地球逃亡的大背景,感受到“地下城”的压抑和对地面的向往。所以故事开始时,一个少年想要逃离地下,作为上帝视角,虽然可憎也是可以理解的。
整部电影里有一些细究就难以自圆的地方,比如抽签决定去“地下城”的机会,空间站工作者的家属能无条件得到2个名额?最后决定的联合国,决定放弃地球,短短几分钟又选择希望.......但是无论如何,我愿意向电影里选择希望一样,相信中国科幻电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