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答顾东桥书》的6——8节
下面内容只是学习笔记,不是感悟、心得。
第6节: 王阳明认为朱熹的格物是即物穷理,心与理为二,与自己的“心即理”“心与理一也”截然不同。
阳明先生学朱学之时,最疑惑之处是朱熹对“格物”的解释。朱子认为天下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务必格尽天下之物,才能全知。而阳明先生认为既说连一草一木都有自然之理,凭一己之力如何尽天下之事理?长期以来,阳明先生始终无法借助朱子学说解开谜团,因此迫使他设定朱学的谬误,另外谋求正确合理的解释来表达自然天理。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他37岁那年,终于有所开悟,而创出超越朱学的阳明学说。
第7节:学、问、思、辨、行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而学、问、思、辨、行的过程,也正是知行合一实现的必经之路。
阳明先生认为,成就一件事或理念,必须知行并重,知而不去行动、实践,便不算其知。因此,先生历来反对空谈。空谈不足以成事,笃行才有事业成功的希望,此点正是阳明心学至今仍具实用价值的原因。
第8节: 致良知而不去外物探究道理,静坐不学习,真的能博古知今,通达时变,从而治理天下吗?这样静坐体察的本性又有什么用? 对此,阳明先生这样回答–——
致良知学问并不排斥学者穷天理。认为致良知而排斥穷天理只是某些人的误解;无论什么人,只要能恢复本性,精察天理,自然可以明理治理天下。至于静坐至于虚无,抛弃人伦,不穷天理的,本身就是佛老,而非成圣的学者。心即理,意念指向即万物,用于物即事。穷天理就要格物,就要知行合一,而不能知行分开,先知后行。条思缕析,皆从致良知学问来,疑问多,只能说学的不精,天理不明而已。
此段中,阳明先生分析了后世学者将知行分成两截的根源所在。阳明先生认为,《大学》中的“格物”和《易经》中的“穷理”,大义相近,但也有其微妙的区别。穷理,囊括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功。说穷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全含藏其中了;而说格物,却必须再说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格物的功夫才会完整而严密。如果片面地强调格物,便是忽视了行,所以,知行便分成了前后两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