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虹霖品牌战略咨询有限公司
货架面前有:竞争对手、信息环境和虚拟购买者。
虚拟购买者不是完全凭空去想象,要去终端,践行三现主义,到购买发生的现场去看。消费者是一个怎样的购买决策过程,看了哪些地方、有哪些动作、问了哪些问题、最好买了哪个。
“包装设计”和广告设计要学会与虚拟购买者对话。这里的包装设计是广义的,门头也是包装。虚拟购买者一定是来源于三现主义的,他有偏好,与他对话要有语境,要有他的惯用词汇、常用句式。我们对他说的话,他会有反应。什么反应呢?
产品即命名,产品名即购买理由。如,别克贵宾级商务车VS别克商务车,贵宾级享受和华老师的冰喉30分钟(冰喉30分钟是产品名)。显然把利益点融入到产品名更容易赢得人的信任,且看到名字就能唤起购买。那么如何导致沟通的发生?
第一,要有发现感。虚拟购买者看到这个词或者看到这个符号他会觉得哎,居然有一个这样的东西(俗称“痛点”)。
第二,要有价值感。他会想,是的,这个就是我要找的东西。
而这些,都是要从践行三现主义,从购买发生的地方通过观察和访谈得知,但在具体文案创作中,华老师说是需要和虚拟购买者模拟对话,不断揣摩出最终文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