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娘家返程时,暮色已经漫上了车窗。老公喝了酒,方向盘自然交到我手里,两个孩子叽叽喳喳地钻进后座,我从后视镜里瞥了眼他们扒着车窗的小脑袋,心里满是归程的松弛。
车子刚驶出村口,我余光扫到后座车门轻轻晃了一下,以为是孩子不小心碰到,没太在意。老公坐在副驾,带着酒意的话慢慢悠悠,从娘家饭桌上的家常聊到下周要给孩子买的文具,我偶尔应和着,指尖轻轻握着方向盘,车速放得极慢,只觉得车厢里暖融融的,连风穿过车窗的声音都变得柔和。
“今天俩娃倒乖,没闹着要听儿歌。”我随口提了一句,目光又扫过后视镜,后座的小座椅空着大半,只堆着他们的外套。“估计是在姥姥家疯玩一天,累得睡着了。”老公打了个哈欠,声音含糊。我心里也掠过一丝奇怪——往常再累,他们也会哼唧着要抱,可转念又想,许是真的困极了,便没再多问,继续和老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路两旁的路灯次第亮起,眼看就要拐进小区大门,手机突然在中控台上震动起来,屏幕上跳着陌生的号码。我疑惑地接起,电话那头立刻传来女儿带着哭腔的声音:“妈!你们怎么还不来呀?我和弟弟还在村口的小卖部这儿,没上车呢!”
“什么?”我手里的方向盘猛地顿了一下,老公也瞬间清醒了大半。我猛地回头,后座空荡荡的,哪里有孩子的身影?刚才瞥见的车门晃动、后视镜里的空座椅、一路的安静……所有被忽略的细节突然涌上来,我手脚瞬间冰凉。
原来刚才车门晃开时,两个孩子见村口有小卖部,便悄悄下了车,想着买个零食就追上来,可我们聊着天,竟完全没听见他们的动静,也没发现后座少了两个人。老公立刻拨通小卖部老板的电话,确认孩子们安全待在店里,我们才慌慌张张地掉转车头往回赶。
远远看见小卖部门口,女儿牵着弟弟的手,正踮着脚往路上望,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停下车冲过去抱住他们,孩子还在委屈地说:“喊你们了,你们没听见……”我抱着他们的手止不住地发抖,心里又后怕又愧疚——那一路的松弛和恍惚,差点酿成无法挽回的错。
后来再想起那天的事,总觉得那通电话像一记警钟。为人父母,再细微的疏忽都可能藏着风险,那些被我们轻易忽略的“安静”,或许正是孩子在向我们发出无声的求助。往后每一次带着孩子出行,我都会多一份警惕,因为我知道,比起归程的松弛,孩子的安全,才是一路最该握紧的“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