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为阳明先生,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与孔、孟、朱不同的是,王阳明还是一位军功赫赫、撰有多部兵书的军事家。
王阳明一生坎坷,为学、为官、为将、为人,都经历了百死千难。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戎马倥偬的王阳明竟然长期饱受病痛的困扰,四十几岁时,正值王阳明始任赣南巡抚报效朝廷一展身手之际,却数病缠身——“病月深日亟,百疗罔效,潮热咳嗽,疮疽痈肿,手足麻痹,已成废人”,“风毒大作,壅肿坐卧,恐自此遂成废人”,“年未半百而衰疾已如六七十翁”。
除了身体状况不佳外,每次战役他都缺少猛将,麾下的将领大多是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文吏;缺少精兵,麾下的士兵大多是不堪一击的弱卒;缺少钱粮,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自己想办法来筹集或是想办法避免用到较多钱粮;更谈不上顺手的嫡系部队了,麾下的部队大多是借朝廷之名临时拼凑而成的。
更加不利的是,只出名份不给钱粮的朝廷,由于摊上荒唐皇帝朱厚照游戏人生和内阁首辅杨廷和排斥异己,王阳明始终得不到朝廷充分的信任和理解,时常遭到掣肘和打击,甚至诬陷和迫害。
而与王阳明交手的每一个敌人都是兵精粮足、战斗经验丰富,人多势众、力量对比悬殊。在这样毫无胜算的较量中,王阳明却每次都能够以极小的代价换取巨大的胜利,甚至时常不战而胜,屡建奇功。其奥秘何在?
经过对相关资料和战例的反复分析研究,一个清晰的逻辑出现了,即王阳明的每一次军事胜利的起始点——方案的选择,都采取了同样的思维方法。
“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这是王阳明在谈到自己战无不胜的原因时,说出的心得(钱德洪《征宸濠反间遗事》)。足见充分了解对手主帅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与之展开心里互动,是王阳明方案选择的静态起点。
在之后的彼此心动与不动之间,王阳明的出招总是令常人看不懂,怪异无穷变化多端。这正是阳明先生决胜千里的关键所在——即不断用“不动之心”排除掉私利对自己的诱因,以超凡入圣的“无我”大格局,带动对手凡心俗愿的小格局,让势态的发展一步步地进入预想轨道,在其重要的节点出现时,以大造声势之弱旅全力出击其软肋,四两拨千斤。
“此心不动”并不是天赋,在私利诱因面前“此心不动”能有多大的定力,是衡量伟人还是凡人的主要标准。这是王学的精华所在,即“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关键在于其本心的长期修炼。”(编者译),也就是王阳明所谓的需要“养得”。王阳明战功卓著却没得到对应的封赏,并再战再胜再无封赏,足见其“养得此心不动”之定力伟然。
王阳明把“养得此心不动”看作战无不胜的法宝和行师用兵的“一大要”,道出了他必胜于凡夫俗子所统领的强大军队之秘诀。一般来说,一个人不得修炼要领,绝无真正做到“养得此心不动”的可能,扎扎实实地到实践中磨炼用来实现自己理想的本领,是王阳明所说的“履事造理”。即心学大师给后人指出的圣人之路。
可后来者又有几个人真正在“履事造理”中达到军圣境界了呢?论“养得此心不动”之定力深度,只有胡宗宪、戚继光、林则徐、左宗棠可称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自诩阳明弟子的蒋介石之上述定力不如上述四人,却执掌华夏几十年,也许正是其快速荣登大位,内心膨胀乱了“养得此心不动”之修炼方寸所至。
王阳明在病中指挥战事的同时,还学问大作,弟子满天下,著作被奉为经典,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全面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理想的伟人。他在历史上是常青的永恒主题,会被发扬光大出无数堪称阳明再造之新伟人,若“长江后浪推前浪”,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老子所曰:“死而不亡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