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容易就被空虚孤寂感席卷全身,静静无限循环地听歌,难受感一涌而上,甚至想落泪、陷入崩溃。
然而在第二天一早,却又开始悔恨,不明白自己昨晚为什么这么矫情?
其实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我们的感官在夜晚被放大,负面情绪在夜晚大量被人们无节制地宣泄。不过,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并不是什么堕落或失败的表现,而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所以,为什么人到了夜晚就会特别矫情?
首先是孤独。
白天的时候,你的身边有各色各样的人,其他人的存在让自己感受到了社交环境的存在,感受到了自己的社交意义。而到了夜晚,回到房间往往只有你一个人,没有人陪伴,常常以一种独处的状态存在。
心理学家Larson和Lee将独处分为了两类:非自愿独处和建设性独处,非自愿独处指的是渴望有人陪伴而不得,被迫处于一个人的状态中,而在建设性独处中,个体往往有着更主动积极的体验,例如加深自我了解与提升自我创造力。
当个体处于非自愿独处状态时,就会有更多的消极体验。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被迫处于独处状态时,我们会产生孤独乃至更多的负面情绪。
其次,是光照。
夜晚即便身边有朋友在,有时也会伤春悲秋,而白天却理性许多,这就与孤独因素无关了,其中是光照在起作用。
心理学家Rosenthal的研究中体现,日照时间的减少是引起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主要原因,指每年秋冬季节,日照时间减少,抑郁症状反复发作;而春夏季日照时间更充裕,或通过补足人工光照,病情则可以部分乃至完全缓解。
从这样一个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光照会通过影响各种因素从而影响人的情绪,而往往光照较少的环境中,人们会趋于烦闷、抑郁等心情,情绪控制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夜晚光照少的情况下,会导致我们的情绪低落,变得特别矫情和容易崩溃。
那么该如何应对?很简单,去找让你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在夜晚觉得孤单、无聊,但又不想学习工作,很多时候是因为你对这些不感兴趣。那么画画,跳舞,瑜伽,看电影呢?尝试转移注意力,让内心充实起来,就能躲开矫情和消极情绪。
如果实在是难以入睡,打开明亮的灯,也是一种办法。
光线可以增加体温,引发人的积极情绪。同时,光亮还可以诱发反思式和控制式的自我调节方式,抑制不合理的欲望和冲动。等到自己心情通畅,再安然入睡,也是调节自我的一种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