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17天
原文阅读:
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 dú)而莫之知也。”
译文讲解: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管仲的主子公子纠,召忽因此而自杀殉主,但管仲却没有死。”又接着说:“管仲这样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会盟诸侯,以外交工作,不是靠兵车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主公而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人民直到今天还享受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已沦陷于入侵的夷狄,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男女那样拘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无人知道呢!”
启发思考:
这两段关于管仲的内容非常关键,体现了孔子的君臣之义的思想标准,和后来的儒家有很大的不同。
公子纠是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跟他争位。当时召忽和管仲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小白杀掉后,召忽自杀,而管仲最终在鲍叔牙的劝说下归服了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之后,管仲辅佐齐桓公对内改革,提升了齐国的实力,对外既尊周王室又惠及各国,多次和各国诸侯会盟,当时与会各国基本上心服口服。齐国一时成为霸主,维持了正常的国际秩序。
对于如何评价管仲不死反而为相,子路有些困惑。他问老师,您老人家不是一向提倡“事君以忠”嘛。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殉主,而管仲不但没殉主,甚至还归服了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于其旧主有不忠的嫌疑吗?子贡也问,管仲没有殉死,反而投敌为相,他这是仁义吗?这些质疑恐怕也是当时和后世许多人的困惑想法。
管仲自然并非完人,孔子更不会以普通人来评定他。前边学过,孔子也曾批评过管仲的不足之处。但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能够不以武力而多次会盟诸侯,平定天下,这本身就是利泽百姓的莫大仁功。孔子强调,今天我们都受惠于他的恩德,他保存了中原诸国的礼乐文化。如果没有管仲,可能北方夷狄打过来了,可能文明断绝了,我们都披发左衽了,他的历史功绩不容忽视。 所以,孔子认为,管仲是个有仁德的人。这要从他的历史作用、惠及人民、维护周礼等角度肯定了管仲的功绩,从历史政治大局的客观性和重要性来审视。
至于生死选择,良臣死社稷,不死昏君。 孔子忠君思想的本质,是忠于国家,忠于秩序,而不是某个国君,他没有后世的腐儒、陋儒的那种人身依附、为君死节的愚忠思想。
其实,管仲自己也是同样的思想,他在回答别人对他的质疑时说:“我的君臣之义,是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庙,为公子纠而死,不是我的义务。要我死,除非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齐国亡了,那我死。齐国没亡,我就不能死。有我在,则齐国利。我死了,对齐国不利。”这气魄和格局就是站在社稷国家立场上的。
我们学习古代人物和故事,努力理解当时的具体条件,也不能对其求全责备。即使子路和子贡这些常年跟随学习的弟子,也对君臣之义有所困惑。面对质疑管仲的问题,孔子再次亮明观点,表达了他维护天下有序统一、安国惠民的历史评价标准。所以,像管仲这样有仁德且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的人,不必像普通的匹夫匹妇那样,去斤斤计较于他的节操,反而当因其所成为大、所失为小而肯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