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请您给孩子描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您怎么描述呢?是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想象的世界,还是现实世界的四季流转,姹紫嫣红?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呢?为什么我们想象中的世界会格外真实呢?
作为普通的健康人,我们可以在同一时间里,即能感受到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又能感到想象的和个人内在世界的真实性。我们怎么做到的呢?我们通过妈妈一点一滴的了解着这个世界。
对于蹒跚学步的婴儿来说,每一种感知觉都是极为强烈的,同时也是好奇的。生命对于婴儿来说,就是一连串激动人心的强烈的体验在流动。
幸福的人既能在现实中牢牢站稳脚跟,立足于实际,又能保有童真和好奇心,享受浓烈的深情,哪怕只是在梦中梦到和记起这些感情。
两岁三岁四岁的孩子们其实是同时活在两个世界中,我们成年人和孩子共享的这个世界,同时也是孩子自己想象出来的世界,这样孩子才能强烈而热切地体验这些世界中的内容。对待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不会非要让他们对外部世界必须正确的认识。孩子们并不需要时时刻刻脚踏实地地活着。如果一个小女孩说自己想飞起来,我们不会生硬地告诉她,“小孩子不会飞”。相反,我们会把她抱起来,高高举过头顶四处转转,让她觉得自己像一只小鸟。我们不会把现实强加到小孩子身上。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的内心世界既是内在的,同时也是外在的。
比如,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他很快乐,整天自己玩要,或者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他已经能坐到桌边,像大人一样吃饭了。白天的时候,他可以非常清楚地区分什么是大人说的现实,什么是自己童直的幻想。到了晚上又怎么样呢?小男孩睡着了,肯定还要做梦。有时候,一个恶梦会让他突然尖叫着醒来,或者哭喊或者喊妈妈。妈妈听到了,会马上跳下床赶到孩子睡觉的房间,把灯打开,然后把孩子拖起接在怀里,孩子会因此开心吗?恰恰相反,他会大叫:“走开,你这个巫婆!我要我的妈妈。”他的梦境可能已经延续到了真实世界中,接下来的二十多分钟里,妈妈只能在旁边等待着,什么也做不了,因为对孩子来说她现在就是个巫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忽然伸出双臂接住妈妈的脖子,依偎着妈妈,好像妈妈刚刚才出现似的,在他还没来得及告诉妈妈“女巫骑看扫把”的梦之前,他就又睡着了,于是妈妈把他放回到他的小床上,自己也回房间了。
再来看一个七岁的小女孩,一个很乖的孩子,她告诉你,她在新学校里的所有孩子都针对她,女老师也是又凶又讨厌,总是挑她的刺,还拿她当反面典型在全班讲,并羞辱她。这是怎么回事呢?想必你会亲自去趟学校和老师谈一谈。我不是说所有老师都完美无缺;不过,你可能会发现这个老师其实是个非常直爽的人,而且事实上,老师也很苦恼,因为小女孩似乎总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烦。
看吧,孩子们就是这样。按理说,在他们的年龄阶段,他们本来就不需要完全了解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也应当被允许出现我们大人所说的妄想。也许,你请老师来家里喝杯茶聊一聊,事情就解决了。不久,你可能发现孩子又跑到了另一个极端了,开始非常依恋她的老师,甚至奉她为偶像,这回小女孩是因为老师的爱,才开始担心其他的孩子说她。再过些日子,一切就又会归于平静。
从某方面来说,妈妈对真实与不真实的清晰认识的能力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着孩子,因为孩子只能一步一步地逐渐理解到,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想象也与世界不完全一样。二者缺一不可。你还记得宝宝爱上的第一件东西吗?一块毯子,或是一个柔软的玩具,对婴儿来说,这些东西几乎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要是它被拿走或者洗干净了,那结果将会是一场灾难。等到宝宝自己能把这件东西或别的东西仍出去的时候,宝宝开始有能力允许妈妈离开,然后再回来。
妈妈呈现给宝宝的,是同一时间两种真实的存在,既有现实世界,也有想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