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面试过去一周了,我仍然没有收到进入下一轮面试的通知。由于感觉第一轮面试的表现尚可,于是我打电话给人事经理李先生了解情况。
李先生说,他们对我的面试表现很满意,已经提请日本总部派员过来做第二轮的最终面试和定夺。由于日本总部的技术部门本部长的日程尚未确定,所以就没有通知我,要我再等待几天。
又过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再次收到人事经理的电话,确定了二次面试的时间。因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已经搬迁到了中关村的另外一座写字楼,并告诉了我详细的地址。
第二轮面试的日子到了,我穿戴好行头,提前半小时到达写字楼。这座叫做融科的写字楼,在当时是非常漂亮的甲级写字楼。我在楼下溜达了20分钟,调整自己的状态,距离面试时间10分钟的时候,进入写字楼的6层会议室参加面试。
这次面试的面试官,除了第一轮面试的三位,还有一位就是来自日本总部的本部长铃木先生。也正是在这次的面试过程中,我遭遇了英文交流的挑战。铃木部长的英文口语实在是太难理解了。和日本人有过英文交流的伙伴应该有了解,日本人不会发【r】音,所以【r】音他们都发【l】音。这和我们所学的美式英文发音有很大区别,因此在交流过程中时不时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形。幸亏有中方经理常先生的二次解读,我才能正确理解铃木部长的提问。
面试开始后,仍然是常规的英文自我介绍。然后就是我所参与的项目经历。由于这家日企的主要产品是微处理器(MCU),所以主要问题都是围绕MCU的相关知识展开的,不过问得相当细,例如,我当前所做项目使用的是哪家公司的MCU,ROM多大,多少管脚,遇到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的,等等。最后是些如何提升抗干扰方面的问题。单纯的技术问题对我都不难,因为我是亲自做过应用软件和应用硬件开发的。
最后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薪资方面。人事经理询问我对薪资的期望,我也礼貌地询问了他们公司的薪资构成,得知他们是14薪。在面试时,了解对方的薪资概略构成是必要的,因为需要根据薪资构成才能提出自己的合理期望值。由于我在前家公司的月工资是6000RMB,也在网上调查过日资公司的薪资水平,于是我说期望工资8000RMB。事实上,我入职时公司给出的薪资是9000RMB,超出了我的预期的。
第二轮的面试基本也是半小时左右。从几位面试官的表情看,对我的表现似乎是满意的。面试结束后,我询问人事经理李先生什么时候出结果,李先生说一周之内会有最终的结果,让我等通知。
面试过去了3天,我就接到了人事经理李先生的电话,说公司决定录用我,并询问我什么时间可以入职。由于手头还有些工作需要收尾,最后确定在2005年的元旦后入职。
在前家公司结束工作离职后,我休息了2周,在2005年加入了这家日企,并在此服务了15年的时间。
感想:
对于薪资,正规公司对每个职位都有个浮动范围,并不会因为应聘者要求的工资低而降低给付的工资,前提是你得符合公司的职位需求。当然,在提出自己的期望工资时,也需要对目标职位的市场薪资水平做些了解,这对取得面试的成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