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睁开双眼,就开始沟通。和家人,同事,,客户,老板,朋友等等,看上去很物无轻重的沟通而已,但是沟通不一样,差距巨大。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差距,处处都有。
在家里,好的沟通,提高幸福感,能听懂最亲密人所表达的意思,能够第一时间给到支持和回应,而相反的,就是就是无畏的争吵了,很多家庭矛盾就是双方听不到对方的心里声音,加深了矛盾,“我为你是这个意思”,“你到底要怎样啊”“我到底要怎样做你才满意"....这些熟悉吗?都是我们经常同伴侣所说的(或者是伴侣对我们所说的)。如果,我们能清楚的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那是不是就不用让另一半来猜测,因为毕竟没有谁真的有谁的思想。那样就不会有无畏的争吵,挺高幸福感呢。
在公司开会时,有些人三五句话,能把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大家反馈说,好喜欢和这样的同事一起工作啊,沟通成本好低呀,情商高,超有影响力的。
但是,有些人一开口,整个气氛就很低,大家头上都是大大的问号,你在说什么?不好意思我没听懂?很浪费大家时间,能不能早点结束,毫无意义。
这其中差别,就是四个字,你是否做到了“精准表达”
什么是精准表达?
美国著名电影剧作家诺埃拉夫龙,非常有名,代表作《西雅图未眠夜》。诺拉最早的职业是一位记者。她曾经说过:“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记者全要归功于她的高中新闻课老师。”
>need-to-insert-img
她第一次上新闻课时老师给出一则事件,要大家为它拟一个导语。新闻中的导语很重要的,是一篇文章是否吸引人的决胜点。因为作者根本不知道读者会给自己这段信息多久的阅读时间,可能五分钟,也可能是30秒。所以每个新闻记者都会学会,报道导语就应该点明全文最重要的信息。一个好的导语会让对方获得对方最想要的信息,而且还会让他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这是不是和我们平时跟人沟通时,最希望达到的结果。
老师给的事件是这样的:贝弗利高中通知,全体教职员共于下周四前往萨克拉门托参加一项教学方法研讨会。与会发言者包括人类学家玛格丽特 米德、芝加哥大学校长兼教育学家罗伯特 梅纳德哈钦斯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州长艾德蒙布朗。
就是给这个时间写导语,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呢?
埃夫隆和同学们给出的导语大多数是这样的:某某某、某某某将于下周四前往某地向某高中全体教职工发表讲话。
这是不是我们常规思维下差不多都是类似的吧,(包括我也是)
而,埃夫隆新闻老师给出的导语是:下周四不上课。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6个字。
很多年以后,埃夫隆还能清晰的回忆当时的感受,她说,那简直是让人屏息的一刻。她盯着6个字,忽然理解了新闻是什么,新闻导语是什么。
“下周四不上课”,简短的几个字,就是学生最看重和需要的信息。即使不看后面的内容也没关系。而且这六个字绝对比任何其他信息都更吸引他们,让他们更有兴趣往下看。
这个告诉我们,准确描述事实的同时,表达出每句话对看的人,听的人的重要性。每一句话都对对方意味着什么。
新闻如此,职场沟通更是如此。
大家都熟悉的人,彭蕾,是阿里巴巴合伙人之一,她是最早的十八罗汉之一,她从HR做起,长期担任公司的CPO,2013年被任命为支付宝CEO,被媒体称为“攻心者。”极为懂人,极会用人。在2014年的余额宝未击中,也是通过精准表达,三句话解除了四大银行危机。
>need-to-insert-img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投资门槛降到了1分钱,迅速横扫金融市场。因为利息高于银行存款,又具备高安全和流动性的特质,很多人开始把钱往余额宝存。它的规模迅速达到了5000亿,客户人数超8100万。
感到被威胁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再2014年3月初集体下调快捷支付额度: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这就意味着通过余额宝个人投资货币基金账户,一年中不得超过一万元。很明显,这个规定将对新生的余额宝形成致命的打击。
事发突然,彭蕾是如何解决这件棘手的事呢。
事实上,她只说了3句话。
1.余额宝总量看着大,但是跑出来的存款其实只占存款总量的1%。 首先表态余额宝不会对银行造成任何威胁。这也是银行最关注的问题。
2.余额宝不是支付宝战略级产品,不为颠覆谁,或者打败谁。 什么意思呢,余额宝的初衷是让用户闲置的小额资金也能有收益,它的人均投资才5000,这说明,余额宝接纳的本来就是银行懒的招呼的小客户,所以,别说威胁了,余额宝和银行吃的不是一碗饭。
3.支付宝期待与各大行延续良好合作。 银行才是金融体系的主动脉,通过示弱向对方示好,表达合作意向。
简单有力的表达,有理有据,化解四大银行的威胁感。以建行为首,马上把支付宝的备付金主存管行从工行挪到了他们家,建行也因此成为这场风波的大赢家。而最终最大的赢家当然是彭蕾和她的余额宝。
看到这里,感觉到如果能“精准表达”到底有多爽了吗?简直是战士呀。那又有人说,那对于我是职场中,最最普通的人,对我有什么用呢?
我再举个例子,是我朋友讲给我听的,我的朋友是一个公司的HR,发生在她公司里的一件事。
>need-to-insert-img
是一位刚入职不久的经理,我们就先管他叫同事A。
老板要他面试一个销售,因为主要是为A部门招人,所以就让他复试一下。结束之后,A做了一个面试记录,发给了老板。
一般老板收到的面试记录,就是如实还原面试的现场,把面试的沟通情况记录下来,好一点的情况,就是最多给简单的评价。
而A给的面试记录,开头第一句话是:
结论,如果10分制的话,我能给9分。
然后他用了几段文字,从逻辑能力,抗压,技巧理论等,分析为什么给他9分。
第二部分,记录了这次沟通的目的,分为道和术,对于这个职位是理解和工作方法两个维度
第三部分,简要还原了关键问题的问答记录。
当老板拿到HR部门的时候,我的朋友惊呆了,作为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个,都会很明确这个重点内容是什么,清晰明了。
A关照到了老板作为决策人,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再还原事实的同时,给出了结论,建议,以及对这些结论的辅证。
看,精准表达是不是很爽,很节省沟通成本,又能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那我们该如何做到“精准表达呢”,是不是只有高情商的人才会,像我们这样的就不行呢
不是的,这个是可以练习的。
任何表达的幕后推手是思维
你是怎么说的,取决于你是怎么想的
那精准表达和糟糕表达的思维差异是什么呢?
糟糕表达:只关注“发生了什么”
精准表达:会死死咬住“我要和你实现什么”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就拿上面面试的例子来说,把面试过程记录的事无巨细的事实,这种表达就是只关注“发生了什么”,就是我们所说的现状。
问题在于如果老板让你去听面试只是为了知道谁问了什么,谁说了什么,那是不是一支录音笔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你,所以要清楚关键的问题是: 我听这次面试,要和老板实现什么?要实现的就是帮助老板做一个判断,保证录用有价值的人才。
弄清楚了这个思维,那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我才能有做到呢?关注我,下篇明天跟新,通过练习可以实现的精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