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信息爆炸在游刃有余?怎么在只是负担和求知渴望之间求得平衡?
那么,只能通过一种知识工具,那就是“精选”。
但是,却还有一个问题,知识的原始体量太大,虽然所有筛选者都拍着胸脯说,我在去芜存菁,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特定的价值观偏见和视野局限性。筛选过程中,很多东西被剪掉了。经过流传之后,选集留下来了,被剪掉的东西就再也看不见了。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选集对抗选集。
如果你对唐诗感兴趣,那么家长、老师大概率会建议你去读《唐诗三百首》,但即使是这样,遗憾也很多。比如,杜甫的巅峰之作《秋兴八首》,一首也没有选;李贺、罗隐这样大家的诗作,居然也没入选。
那怎么办呢?还有两个选本,一个是清朝沈德浅编的《唐诗别裁集》,选了一千九百多首,篇幅比《唐诗三百首》大一些,名作就很少有遗漏了;另一个是清朝王士祯编的《唐人万首绝句选》,专选绝句这一种体裁,大多浅显易懂。这两本书,可以让我们看到很多《唐诗三百首》之外的遗珠,眼界大开。
优秀的选集,是文化的丰碑。但是一块碑立起来了,后人就总会向它发起挑战,另起山头,再搞一些选集。它们换篇幅、换角度、换体裁、换范围、换标准,处处体现出挑战者的文化雄心。
跳出一种“选集”,旁及其他“选集”,不仅是多读了一些书,更能打破原先的视野局限。
当然,我们还可以跳出“选集”,到更大的池子里去。
古人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弱水三千,再取一瓢,当然,就算再取一瓢,也是从弱水三千的全局里取出来,否则,我们就有可能茫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好像苏轼写过的《留侯论》《贾谊论》,苏辙写过的《六国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苏轼和苏辙要写这种文章?
但是,苏轼何止写过这几篇,类似题材的论文,他整整齐齐的写过一大套,总共50篇。
而苏辙也写过50篇,像《夏论》《商论》《周论》《六国论》《秦论》《汉论》《三国论》等等,不仅如此,宋朝历史上,张方平、李清臣、秦观,他们也写过这样整齐的论文,也都是50篇。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在宋朝,有一个独特的考试,叫“制科”考试。其中有个科,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报考的前提是,没人必须写“进卷”,也就是先交50篇论文,才能进入下一轮考试。苏轼、苏辙兄弟为了这次考试,在开封的郊区租了房子,闭关写了一整年,最后才交出了50篇。
这样是不是觉得非常的有趣,在这个追索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看那50篇论文,但是,我们进入这样一个全局视角,是不是就能瞬间明白很多事。
弱水三千,再取一瓢。
知识的筛选固然能够让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避免知识量过大造成的知识负担,但是有些东西,却被筛选掉了,导致我们没办法领略这些知识的风采。
如果,我们站在弱水三千的全局上,再取一瓢饮呢?是不是,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和事情?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可以反过来,站在弱水三千的全局上,再取一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