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上,孩子练钢琴,因为有一点不顺,就在那儿乱发脾气。
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劝了他几次他都不听。我烧的一桌晚饭都快凉了。
忙了一下午,还要处理孩子的情绪,我一下子就忍不住爆发了,吼了他几句。
孩子哭了,爸爸从书房冲出来。不问青红皂白,对他暴吼。孩子眼泪鼻涕哭得更凶了,爸爸就差没摔东西了。
一家人晚饭都不吃了。一个大好的周末晚上就这么被搞得鸡飞狗跳。
我一个人躲回卧室,感觉世界一片灰暗。
这样的场景可能对于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来说,都似曾相识。
孩子小的时候是不懂道理,家长要耐下性子跟他讲。孩子大了,又有了独立意识开始叛逆,你讲的他都懂,却也可能不听你的。
周一为这件事和一个好朋友聊天的时候,她跟我说了很多自己的心得。她的家庭环境可谓比我还艰难。
孩子比我的小,老公不在身边。工作压力也大得多。
她说,这几年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发现:妈妈要学会靠自己掌握幸福,内心一旦强大起来,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和吴琼在《觉醒的妈妈有力量》这本书中给到的建议不谋而合。
其中有几个章节特别给我启发。
失控咆哮,是因为自己,而不是孩子
在我们因为控制不了孩子,而情绪失控,失声咆哮的时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我们非理性的一面和我们的真实需求发生了矛盾。非理性的一面被作者称为“自我”。而理性的自己成为“真我”。
非理性的“自我”是一种习惯性的应激反应。而不是符合我们自身价值观的。所以我们要学会驯服它。
“自我”使我们反应过激,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比如我们会因为害怕孩子被社会淘汰,没有社会地位,或者人生过得不好,而对他的学习成绩不好感到恐惧。
有些妈妈见不得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玩玩具,或者做题粗心大意。这些其实都是小事,但是妈妈就会为这些小事无比焦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她在恐惧的,是孩子的一生不顺这样的大事,所以内心感到无法承受。
那么我们怎么样解决这种恐惧呢?
作者的建议是,转身面对恐惧,去认真倾听自己恐惧的原因。当你面对恐惧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其实你担心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真实,也不是一定会发生的,而有很多夸大的成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理性去驱逐这样的恐怖幻影。从而让自己可以从容地面对自己恐惧的事物。
碰到自己内心的阴影,不要逃跑,不要回避。停下来,转身面对恐惧,才可以征服恐惧。
接纳完整的自己,接纳自己的阴影,就完成了自我疗愈。
从孩子身上学习生活的真谛
孩子是考验你耐心的。
因为孩子的节奏和成人不一样。
你需要的是换一个全新的视角。
如果你不是单一的从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切,反过来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事物,那么很可能会发现,是你更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东西。
当你长期进行一种行为的时候,大脑就会为这种行为建立一个专门通道。面临相似的场景时,大脑就会优先选择自动采用这种行为。这种模式叫作路径依赖。
如果你想要得到新的模式,是需要刻意练习摆脱这种路径依赖的。
其实孩子就是帮你摆脱路径依赖的大师。孩子具有最纯粹的智慧,因为他的视角是开放的,包容的。
《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就提到了很多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东西。
比如从孩子的创造力中学会摆脱经验的牢笼。
从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专注中,学会活在当下,全身心的付出。
从孩子的随遇而安之中,学会自发的生活,等等。
这些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都是由孩子带到我们身边的。
我们要细细体验,懂得感恩和珍惜。
我们应该放下自己对世界和时间的成见,慢慢陪伴孩子。
比如真正投入的和孩子玩一个游戏;重新看待事物的价值;从孩子的负面情绪中,观察我们自己的潜在情绪;从与孩子的接触中,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另一面,等等。
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从生活的快节奏和自己的局限性中解放,找回更广阔,更和谐的节奏。比如大自然的节奏,和生命的节奏。
这对我们成人来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启示。
一念之间,就可以改变自己
有时候我们的困境,在于我们没有看到自己的力量。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聊天。她独自一个人带女儿,周围常常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工作又十分繁忙。她说,这几年他找到了一条越走越顺的路,那就是找到自己给自己幸福的能力。当你把幸福紧紧的抓在自己手里,那么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这里提到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首先,把你的问题写在纸上
1.谁让你生气,为什么?有哪些地方你不喜欢?
2.你要他如何改变,你期待他如何表现。
3.他应该感觉什么呢?你想给他什么样的忠告?
4.你需要他怎么做,你才会快乐?
5.此刻他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人呢?详细描述一下。
6.你再也不想跟这个人经历什么事了吗?
接下去,问自己4个问题
1.那是真的吗?
2.追问自己,你能百分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只有这样的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4.没有这个想法是你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最后,做反向思考
把以上句子中的别人全部写成自己,用“我”来取代他人。
也就是说如果别人做不到,那么你是不是可以自己做到,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比如,当你需要老公关心你的时候,你可以反向问你自己是不是可以关心自己?
如果老公不关心你,使你感到痛苦。那么你可以问问你自己不关心自己,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如果你自己关心自己,是不是可以取代老公不关心你?
当你不断地做反向思考,你就会发现其实你认为的困境,有很多种解决方法。因为你不需要依赖他人,你也不需要被他人的行为和想法左右自己的幸福。他人给予不了你的,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过,一切烦恼都是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其实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让他人的问题成为自己的问题。我们有能力和他人课题分离,关注自己的课题,解决自己的问题,给予自己幸福。
结语
如果可以觉知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恐惧,如果可以改变自己的视角,发现孩子给带来的天赐的礼物。并且能够学会反向思考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么你就一定有能力获得幸福,有能力成为一个能量满满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