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体验了人板角色,没想到在三十多分钟里,解决了我最近一段时间很大的一个卡点——关于是否辞职的问题,实在出乎我的预料之外。
宇宙真是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在小群里报名做人板,很好奇的在等待谁来做教练,没过几分钟,晓燕自告奋勇报名了。坦白讲,上次沟通课上见到晓燕,看她的状态,我是有片刻质疑的,这可是我纠结了好久的大卡点啊!
另一层面来说,晓燕刚辞职不久,由她来做我教练,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不过一开始她也是不知道我要解决什么卡点的,所以我信了那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约练过程
约练一开始,我们便迅速进入状态,我首先谈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忙碌让我的身体疲惫,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举了昨天上班的一个例子,一天工作将近十几个小时,因为带毕业班,今年工作的大部分时候实在是忙惨了!
除了工作加班加点,要兼顾中考毕业生的家长角色,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还想要挤出时间读书分享,学习成长,常常有分心乏术的感觉。
晓燕没有生搬硬套老师讲的技法——复述我的问题,而是直接抛出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让我很是意外,也很惊喜(是我喜欢的沟通方式):“你是今年因为带毕业班很忙有这个念头吗,设想一下,如果带七,八年级还会不会有这种想法呢?”
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到了我心里,我可是一直想过这个问题呢,如果明年我教了七八年级,没有午,晚自习,工作量会减掉三分之一的情况下,我还想辞职吗?
我回答了确认之后,开始诉说自己在这份工作中常常感觉到无意义感,没有价值感,并讲述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个场景,看到班里很多孩子处于不努力学习的状态(二分之一),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我的期待是班里每个孩子不管学习结果如何,都能处于一种努力学习的状态。
我以为晓燕会质疑我在工作中的“追求完美”,怎么能期待每一个孩子都努力学习呢?
她的第二个问题又让我惊讶到了,“你这种在工作中的无意义感是常态还是最近才有的感觉?”
我立刻想到这几天因为给儿子报考高中的事情而烦扰不已,我把这件事与我的辞职搅和在了一起,如果孩子在本地读重点高中,那就意味着我辞职后,要经常回来看孩子,很不方便!如果孩子能在郑州读高中,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辞职。
当我讲完这件事情后,晓燕的第三个问题又恰到好处的出现了:“对孩子读高中与辞职,哪个更让我纠结?”这个问题一下子又把我问到了,如果孩子在当地读高中,我还会考虑辞职吗?答案是肯定的。
晓燕的进一步确认让我开始描述自己在工作中又嫌弃又依赖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也是我从家搬出来住,力量感生发后发现的,与我在亲密关系中完全一样,是我的人格背景底色。
最后,我谈到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辞职后找不到理想薪资的工作(不自信与自我怀疑),明年几十万的房贷没办法一次性交付。
晓燕接着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辞职,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这下问到了我终极层面的恐惧问题,失去了这份体制内工作,我还可以做什么?
没跟老师学习之前,我可能会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而现在的我无比确定,自己真的很想多花时间放在一直享受的读书,写作,答疑分享上面。
即使这些事情不能马上给我带来期待的薪资收入,我还可以利用原有的资源自己办培训班,至少不会有生存问题。
这让我立刻消除了对辞职的恐惧感,原来最坏的结果也没那么可怕,我还是有路径可以去选择的。
接着晓燕与我分享了她辞职一个月以来的真实感受与体验,这让我对辞职又有了更大的信心,我看到了越来越有力量感的她,也相信自己辞职后会如她一样,生发更多的力量感与创造力。
当小白兔让我为这次教练打分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想给晓燕打满分(10分),然后想了想,还是给她留一点进步的空间吧,打了九分。
这次的约练在我看来,用“完美”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就是找周梵老师做个案,也不一定能在这么短(30分钟)的时间内,解决我这个纠结好久的卡点呢!
二,约练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我好几次为晓燕自信笃定的提问忍不住赞赏有加,也为自己一开始的质疑感觉惭愧,晓燕真的完全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关系教练,现从人板的角度,提炼一下这次约练总结:
1.反复核实案主的核心问题是关键。通过确认在工作中忙碌,无意义感,纠结孩子是否去郑州读高中都不是我下决心辞职的终极原因后,找到了我问题的核心所在:“对未来的恐惧与对当下自己的不自信”。
2.恰到好处的安排讲故事。晓燕的故事讲述安排到找出核心问题,信念松动之后,让我觉得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也深深地从她辞职的故事中感悟到,自己想要的,就要去行动起来,才能知道最后的结果。
3.轻松自信,笃定的状态胜过一切技法。约练一开始,我们之所以能很快进入角色,是我感受到了晓燕那种轻松稳定的能量状态,尤其是提的那些问题让我觉得很舒服,没有任何的攻击性,又能让我思考并理出最近一段时间纠结背后的主要结点是什么。
这不仅是一次很棒的人板体验,而且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最大卡点,特别感恩晓燕的专业陪伴,让我看到力量感生发后的她无限的可能性与巨大的潜力,感恩小白兔创建的这个平台与她贴心的陪伴,感恩金香,美丽,津玲的支持,好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