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持证上岗
很多人给孩子买学区房、送名校,报各种课外班,但孩子却出现了严重的厌学行为,休学辍学的年龄也越来越小,真是让你痛心呀!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这是每一个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夫妻结婚后,没有任何培训就上岗了,而且永远不下岗,为人父母的人们,在自己的经验里自以为是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教育着自己的孩子,其美名曰,都是为了孩子好。确实是为了孩子好,但效果却往往背道而驰。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不懂得教育,不知道教育的规律,以为无师即可自通,但却是把孩子当成了小白鼠。
任何一种工作都需要进行岗前培训,理论知识学习、集中实操训练、考试测验效果等等,唯独家长这个职业无证上岗,把教育孩子这么复杂的事情交给了无证上岗的人手里,想想,看看,是什么结果?有的孩子即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研究生,毕业了在很好的单位工作,但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困惑等等。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家长的学习成长。其原因:
一是时代变了,家长学习才能和孩子有共同语言。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像我们父辈对待我们一样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年代已迈入物质极其丰富而追求精神生活的时代。孩子在电视、网络、学校、家庭接触的信息量非常之大,孩子的思维非常地敏捷,如果家长不学习都无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记得孩子在小学的时候,特别爱看书,懂提特别多,外地的一位朋友说孩子说的他很多都不懂。没有共同语言,怎么和孩子交流?怎么和孩子做朋友!
二是孩子是个神秘的世界,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去了解和探索。一代更比一代聪明,他们的信息量、思维能力、智力水平都是无法测量的,如果家长不学习,无法适应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妈妈说,回想孩子从出生到高中毕业,自己做错了很多,比如早期没有很好地陪伴孩子,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老人或保姆陪着,自己得好好工作挣钱养家,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经常讲道理,没有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被数学老师狠狠批评,孩子把老师告到教务处,妈妈当时却没有想到孩子受到的伤害;在孩子初中出现问题时,更是焦虑恐惧却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对父母是不爱孩子吗?不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教育孩子的复杂性和难度,有时处于无知状态,孩子怎么想,孩子的行为背后传递的信息根本看不懂,听不懂。
三是教育孩子是个复杂的工程,家长只有学习才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父母不学习的话,思想和教育方法还停留在旧有的模式中,看不到孩子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来不及应对,一个个小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就积成大问题。所以说初中、高中休学现在,根本不是一次考试没考好、老师批评一句、和同学吵个架、家长批评一次造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问题叠加而成的。而这些只是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位爸爸说自己家的儿子,小学时多优秀呀,中学却辍学了,怪妻子没有带好孩子。其实这中间的问题很多,爸爸长期在外和孩子情感链接少,妈妈急功近利的教育,孩子在学习上的失败感等,多因一果。而不学习的家长,只会认为,都是因为什么什么,而不会检视自己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对孩子的影响。
四是家长是孩子精神人格成长的基础,家长不学习就容易破坏孩子的精神人格。孩子的习惯养成、情感链接、对金钱的观念、为人处事的模式、说话的口气等都是从家长那模仿来的,是孩子精神人格的启蒙。而学校是标准化的“机械生产”,相对家长教育来说是更多的是知识的灌输,学校也更多的以成绩论英雄,老师的态度也是更多的以成绩而变化。孩子应对学校、家庭生活中的问题,都是基于其基础人格而自发产生的。所以家长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身正影子正,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给孩子精神营养,培养孩子健康的精神人格。
五是家庭本来是孩子的避风港,家长不学习就变成了战场。在当孩子走向学校,会遇到与老师的相处、同学的相处、学习的压力、考试成绩的竞争等很多问题,尤其是中学之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身体、心理的变化,手机、电脑游戏、早恋、中考等问题,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在遇到困难时能有父亲的肩膀靠一靠,能回到妈妈的怀抱哭一下,但如果家长不学习,不理解孩子的压力,一味地唠叨指责,看不怪乖乖女、小暖男变得神兽一样叛逆。如果家长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爱,给孩子以心理上的支持,孩子就有力量去面对动荡而有激情的中学是代。据彭城晚报报道,80%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为啥,肯定是父母不懂得孩子,和孩子说话做事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交集。可是哪个孩子不渴望和父母交流呢?父母本是他们最可亲、最可信的人呀。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娇嫩的花,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和培养,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浇水施肥,需要正确的养育方法才能开得鲜艳。
各位家长的家长们呀,请记住:无论你的孩子多大,都坚持学习,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我是光的语言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让自己成为光,照亮这个世界
专注职业生涯设计 家庭教育、婚姻关系和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