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从企业的经营哲学来说,老子也提出了相应的想法:“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直译就是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过甚,难以长久。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支撑力,而支撑发展的力道或者因素,不管是资本注入、技术突破、资源整合还是模式创新,都有个能量上限,身为经营者,应当清晰把握住能力上的天花板,不要触顶,以免如弹簧一般因张力过度而被迫勉力维持甚至崩断,更不用说贪心不足。所谓揣而锐之,就是说刀剑已经足够锋锐,却仍然不满足,非要把锋刃磨得更锐利,那么,锋刃必然过薄,利是够利了,可是抗毁能力大打折扣,很容易被崩断。落到商业层面,就是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以免超出负荷能力而自取毁灭。那么,如果还想进入新一轮上升曲线该怎么办呢?那就必须寻找到支持新一轮增长的支撑因素。
而“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则是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层面,探讨如何看待金钱、权势。
2015年12月1日,Facebook创始人、CEO,31岁的马克·扎克伯格与妻子普莉希拉·陈喜得千金,扎克伯格宣布向社会捐出99%的股票(市值450亿美元)。他在给女儿的信中称这笔捐款是为了“与全球慈善家一道推进人类潜能,促进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权益”。在此之前,2010年,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合力发起“捐赠誓言”活动,倡导亿万富翁生前或死后至少用自己一半的财富来做慈善,如今全球已有138名富豪响应。对此,国内有的评论说是“避税”什么的,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尤其是国人说这种话,实在是把先人的“忠恕”二字忘得一干二净。更重要的是,此等言论对扎克伯格没有半毛钱伤害,只是显得自己没家教。
言归正传,所谓富贵,在老子看来,无非聚散二字而已。知道如何聚财聚势,这确实高人一等。而更高一个境界的,则知道何时该散。即便不说当代全球富豪的行止,实际上我国古代也并不缺乏这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例子。例如陶朱公范蠡,《史记》中就有这样一个“三聚三散”的故事。
史书记载,春秋时吴越争霸,范蠡戮力辅佐越王勾践,终于复兴灭吴。成功称霸后,越王封范蠡为上将军,赏赐大批金银财货。可范蠡知道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留下辞书赏赐,乘舟远行,一去不返,这就是“一聚一散”。
之后范蠡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耕于海畔,没几年就积产数十万。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范蠡感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就归还相印,将家财分给乡邻,再次隐去,这是“二聚二散”。
后来,范蠡又散尽家财,周济那些贫困的同乡老友。他表白说:“其实,在我看来,经商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钱财是身外之物,贪得无厌往往会适得其反。懂得用钱才能得到钱,这也是生财之道!”这是“三聚三散”。
当然,所谓的散财或者身退,并不一定就是如范蠡一般抛弃一切,而是一种可取可弃不为外物所拘的人生态度。而按照老子的辩证生克的观点,一心要保的,未必能保住,超脱可弃的,最后反而能得以保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