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那一国的情人节。
朋友圈,满是情人节快乐;
微信群,也是情人节快乐;
朋友的问候,公众号文章,也都把“早上好”换成了“情人节快乐”!
情人节,有点泛滥了。人•情或者情•人,已经分不清了。
在分不清人情还是情人的这一天,我读了一本《中国人情》,我读完之后,感觉和今天泛滥的情人节差不多,所以把题目由《人•情》改成《情•人》了。
01 “情人节”里说“人•情”
人情,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两大类型:先天之情与后天之情。
先天之情,即为“情•人”,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需求,骨子里自带的,有双向性;
后天之情,则为“人•情”,是人与人通过交往而产生的,由感性到意识层面的情感,是单向的。
弄清楚了这两个概念,一切的“人•情”和“情•人”你便了然于胸。
02 “情人节”里说“情•人”
人,一撇一捺,一长一短。
情,心之青睐,你侬我侬。
本应相互支撑,补短取长的两个人。却变成了单向的。在这个节日里,男人应该向女人付出些什么才正常。无论夫妻,还是其他的什么关系。
典型的“人•情”,而非“情•人”
可不可以这样说,在今天的社会,是没有“情人”的,牛郎织女不存在了,董永七仙女不存在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存在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存在了…
存在的只是“人•情”
03 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
世上,对得了法,过得了理,过不了人情的,比比皆是;
心上,对得起人,对得起事,对不起自己的,比比皆是。
对于国人,“人情”这个词,大概是最说不清,说不全,甚至是说不对的,可又不能不说,更不能不做。
汉语词典的定义,也没有说清。
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情存在。
假设以个人为中心,不外其三。从个人层面(内),则为性情;从关系方面(外),双向则为交情;多向则为世情。
04 性情中人说性情
性情的核心,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你能猜得到吗?
“瘾”!
在这里它是一个中义词,可以是本意“上瘾”。也可以是“爱好”、“喜欢”…。
但凡让人成瘾的,皆先难后易。
“五毒”自不必说,就说诸如钓鱼,上网,打牌…还有男人和女人的那点事。
哪个不是开始比登山还难,其后则驾轻就熟。
瘾之外,还有责任。尽孝,尽职,尽心…。
这就是性情,其实也是人情,光你自己,你啥事能做?
05 阅人无数说友情
人来世上,乃为遇人,阅人而成人。
友情的核心,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你能想到吗?
“钱!”
作者把“钱”放在了第一篇,我觉得他认为的友情的核心也应该是“钱”。
“人与人的交往,在没交情的人之间建立情分,要看用钱的程度;在有交情的人之间维持情分,那要看用心的程度。”一语中的,道出了中国人情的真谛。
有些人,看得明白做得出来,所以他说“不好意思”,于是他活得滋润;
有些人,看得明白做不出来,于是“不好意思”在他嘴上憋下去了,所以他活得憋屈;
与“不好意思”同类的,还有“随便”,还有“差不多”,还有“基本上”…
这就是国人俗话说的“人情味儿”。
还有那些“口头禅儿”:“说句不好听的”,“我是为你好”,…
人有交而生情,人有情而成友。
常把朋友挂嘴上的,心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朋友。
只有关键时候为你拿出钱的,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06 人情对不起谁
你能读出这些话的意思吗?
他绝对算个人物一人+物,人
千万别有个好歹一好+歹,歹
尝尽了人间冷暖一冷+暖,冷
咱一起吃顿便饭一便+饭,饭
中国话里有话,这就是世情。
人情大于债,人情大于天。
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在做怪,用着你搁前,用不着你搁后。
太多年来,太多的人情,总是鼓励你拥有,很少有提醒你放下。
你真放下了,又说你“躺平”…还是老话说的好,饭吃七分饱,才对身体好。
07 与人情无关
这本《中国人情》作者万钧,名校总裁班最受欢迎的主讲老师。书的版本为2013年。
书出版的时间长了,可理不过时。
在这个遍是“人情”的情人节,感悟一下人情,说一句不中听的,情人节,那不是“情人”过的。
中国话,听明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