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演员的装扮和演唱都很专业。
她表演了一出戏,豫剧马派名段: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振。表演点是在一家饭店的包间里。他们是传统曲艺的表演者,已经深入基层让人民群众可以在不是剧院或者戏台这样的舞台上,欣赏他们的演出了。
不能不说现在文化娱乐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传统戏曲形式,不再像从前那样受欢迎了,听的人也越来越少。
听的人群当中,也是以中老年人居多。一个艺术形式如果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在捧场,完全没有年轻人叫好叫座的话,很难维系发展。
虽然说戏曲艺术是传统,需要子孙们传承,但如果一直都是很少的受众,没有人听的话,那让从事这些门类的人们要如何生存呢?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没有受众市场的话,的确难以让艺术家们曲高和寡地坚持。
不能光靠着春晚上短暂的亮相,让大家产生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兴趣。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一个节目叫做《曲苑杂坛》,主持人汪文华,每次都满脸笑意略带点神秘感的状态,为大家介绍节目。还有那段经典的唱词:“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苑杂坛,曲苑杂坛。”来开启这档节目。
想不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这个节目,以及何时不再有这个节目。百度了一下:
栏目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尽显民族艺术瑰宝”为宗旨,节目以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马戏、说唱等为主,同时介绍世界各国的杂技、马戏和滑稽等节目。节目于1991年11月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播,2011年10月13日停播。
原来早在十二年前就已经停播了。努力回忆的结果就是,最初节目还是很好看的,只是后来好像多了很多现代化的杂技表演,我不是很喜欢在电视上看这类型声光电结合的表演形式,还是喜欢看语言和说唱的形式。
就逐渐不关注了。
人民网对它的评论是:
“《曲苑杂坛》有一个很难清晰界定的身份:说它是曲艺节目,它还包含着杂技、小品;说它是游戏节目,它又没有惯常的观众参与和大奖刺激;说它是相声、评书,它又包含魔术、杂耍或者绝活;说它是中国本土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它又时常引入世界各民族民间文艺的艺术品种。为适应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欣赏需求,该栏目力求在“新、奇、特”上做文章,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
显然,这个评价还是很高的。
《北京晨报》评论说:
《曲苑杂坛》的节目内容杂而不乱,荟而不糙,如片头曲中所唱,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等等,共同组成了观众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同时也让传统曲艺艺术,重新走进普通大众的视线之内。
一个节目也好,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也好,需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才能长盛不衰。这鲜活的生命力来自于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去接地气,让人们愿意看,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时间。
收视率不会陪你撒谎,没人看就是没人看,靠着去呼吁大家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不足以可持续发展。
戏曲艺术一直在唱着经典的选段,历史文化知识很丰富地被包容在其中,唱段背后都是精彩的故事,很多年轻人却因为听不懂,不知道里面的精彩而选择了不看不闻不接触。毕竟现在游戏,玩乐手段那么多,谁会花时间看自己看不懂,听不懂,不知道唱的是什么的戏曲作品呢?
所以,戏曲工作者的创新在于先从思想上转变,找出更多年轻人接受,可以良好互动的作品来。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对中国文化越来越自信,希望挖掘出更多国潮的宝藏。国风、国潮已经成为了社交圈里可以炫耀自己特立独行,有文化有艺术品位的素材和资本。
何不加以好好利用,将戏曲艺术发扬光大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