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块大理石中看到了一位天使,
我不停地雕刻,
直到将它释放。
——米开朗基罗
前两天,看了张小龙在微新公开课PRO微信之夜上的分享。
他说:
“有一次看到一个人在朋友圈里说,微信是互联网类的一个异类。
所谓异类就是跟其他的产品都不一样。不一样,就是与众不同,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而微信的与众不同,并不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方法去与众不同,而是它坚守了做产品的底线,它就与众不同了。”
在几个小时的发言里,其中这段话,很打动我。
因为人活着,最大的目的就是做自己。而做自己就如同做产品。
如果一个优秀的产品是与众不同,那么一个优秀的自己一定是敢于去做异类的人,因为那些在别人眼里的不一样,正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但现实是,无论是在咨询还是生活中,很多人来找我,充满烦恼,想要变成这样变成那样,他们改变的目的无非都是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可深究下来,你会发现他们心心念念想要改变的正是: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他们正在试图将自己的与众不同修剪掉,变得和平庸的大众一模一样。
他们的终点是优秀,但似乎走错了方向。
他们表面上在为更好自己的美好追求为之努力,但实际上是在掩盖没有勇气做回当下这个自己的害怕。
1、
《世说新语》里面讲过一个故事。
竹林七贤里有个叫阮籍,母亲过世时,他不哭。
按儒教传统,即使用锥子刺自己都是要哭的,不哭就是不孝,如果真哭不出来,也得请五子哭墓。
当时周围宾客吊丧时哭成一团,阮籍无动于衷,母亲下葬时,他当场吐血晕厥过去......关键时刻掉链子啊。
众人无法理解,对他进行道德批判,可这就是阮籍表现忧伤的方式。
他觉得母亲过世忧不忧伤是他自己的事,如何表达忧伤也是他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呢?
在我们的文化里,有种天然而成的默契。家里出了丧事,家人必须忧伤,表达忧伤只能哭,还得当着大家的面儿哭,否则就会引人旁观,会被别人上升到道德层面进行非议。
很少有人关心你的真实情感是什么,大家更在意的是你的表达方式“是否与群体一致”。
如果不一致,群众就会来质疑你,说你不对,而不是他们不对。
质疑的人多了,连你自己都会禁不住产生自我否定,会陷入内心纠结:
是不是我错了?
是不是我的问题?
我该如何才能解决我的问题?
一次两次你可能还能扛住来自群众对异类的压力,不被社会主流带偏,但在更多的时候,可能连你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向强大的“集体意识”认同,朝曾经质疑你的“匿名权威”阵营靠拢。
做自己,并不简单。
困难之处在于,做自己的前提:是要能认识自我。而认识自我需要外界这面镜子,但并不是每面镜子都能如实反映,帮你看见自己。
2、
记得有一天,我在哈根达斯吃冰淇淋。
有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进来,小朋友看起来大概六七岁,眼睛忽闪忽闪,特别好看。
在装满各种冰淇淋口味的玻璃柜台旁边站了一会儿,妈妈问:“宝贝,你想吃哪种口味?”
小女孩脑袋左右摇晃,张望一圈,指着左上角的粉球:“那个,妈妈,我想要最上面那个。”
“那可是草莓的哦,”妈妈确认了一下。
“嗯,我想要那个草莓的。”小女孩用力的点点头。
“你平时都是吃香草的,我看还是要香草的好一点儿。”
“不,妈妈,我就想要草莓的。”小女孩没有改口。
“你今天好奇怪,我知道你一直都喜欢香草口味,平时草莓味儿的东西你连碰都不会碰。”妈妈的口气充满疑问,少了些之前的温柔。
“可是,我现在真的是想吃草莓味的呢。”小女孩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粉球,一眨不眨。
“宝贝,你不喜欢草莓味,一会儿吃一口肯定还会要回香草味儿,买香草的吧?”
“不会的,妈妈,我就要草莓味。”小女孩继续坚持。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妈妈已经失去耐心。
……
随着母女俩的对话不断深入,不知道此时的你有什么感受,我是越听越不舒服。
因为在这段对话里,小女孩被明确地告知,她内心的想法--她自己的选择--是错的,而别人说的--妈妈的判断--才是对的。
我想每个人都一定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当你向别人(特别是重要的人)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时,却遭到否定,好像对方比你更加了解你的内心,喜好和需求。
比如:妈妈比女孩自己更加知道她其实更喜欢香草口味,你爸爸比你更加明白你更适合某某专业,你的另一半比你更清楚不能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才是一个好妈妈。
也许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你的个性却遭到否定,你的自我需求被忽视,你对自我的认知被修改。
如果这些个性、需求、认知围裹起来的“自我”,在你精神力量很弱小的时候,比如童年被一次次否定,得不到尊重和肯定,那么你很可能一方面会放弃表达,压制“真自我”,慢慢接受权威父母、强势伴侣的判断;
另一方面你原本感知、觉知、认知,“自我”的能力也会逐渐退化。
最后,你与你“真自我”的连接会被断开,由一个“外界判定好的假自我”成功取代。
3、
认识自我,是一个自我定义的过程。
某天你吃了草莓冰淇淋,发现自己其实也还蛮喜欢的;
某天你跟着一群男生爬墙上树,发现自己有很享受当野女孩的感觉……
在不断的新尝试,新行动,新体验之后,你慢慢会懂自己,想别人描述自己,并把自己与其他人分开:我喜欢这样、我的感觉是那样、我是这样想的。
通过给包括思想、感受、动机、价值观、喜好等等在内的东西不断下定义,你对自己的内在自我,真实本性的认识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准。
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老师,我们遇到的任何人,都是我们的镜子。
在平滑的镜子中,没有外界评价、没有权威意志干预,你能如实的看到自我,通过总结体验、感受、想法、知觉来了解自己的人格,不断清晰自己身上的独特个性,逐渐形成一套关于自己的“自我概念”。
当有了这样一套概念,你就会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头脑思考后的结果,而不是附庸风雅依附于某种权威观点;
信任自己的内在感受,能够不卑不亢而不是迎合讨好的为人行事。
这个时候,无论你是否和群体行为一致,你都会觉得是在做自己。
相反,如果外界是面哈哈镜,你的自主意志经常被打压,你的内在需求很少被满足,那么你看到的自我就会是扭曲的,总结的自我也不会是真实的。
你很难相信那个“自我”,更不能自信,因为哈哈镜里“镜像自我”与“内心的自我”总是不完全一样,有时候甚至是互斥或对立。
你会吃惊这些“不一样”,会害怕它们,害怕在那个“镜像自我”之外成为人群中的异类。
一旦你害怕了,为躲避恐慌而做各种努力,这个时候,你很可能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做别人的复制品。
我们常常鼓励每个人都要勇敢做自己。
但很少有人会关心那些缺乏勇气的人经历过什么,理解他们究竟在害怕和恐惧什么。
但如果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常被置于扭曲的镜子里,即便你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原始勇气再强大,也会不断被消磨干净,最后再也找不回来。
4、
那该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静心。保持觉知。
在自然界里,植物本身的生长不会逆规律运行。你看一棵树,它在土地滋养、阳光的照耀下,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从内到外的成长。
植物知道自己生长需要什么,并且它们自己会寻找。它们的枝叶朝向太阳,根则要扎进泥土之中。
人的生长也一样。
无论你与真自我失联多久,对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多么担心,对找不回弄丢的自己有多么害怕,你都要相信:
其实你的内在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你不用向外求,只须向内寻。
静心,就是向内寻,就是隔离出一个只有你和你自己的内在空间。当你保持意识,做一个观照者,就能觉知到你的内在自我,那个真的自我。
静心的作用就是让你的内在空间不断洁白干净,如同一面内在镜子,让你的自我映照的更加真实、更加精准。
在这个内寻的过程中,随着你觉知的深入,你不可避免会感到痛苦,那是因为当你逐渐恢复对自己感觉、情绪和想法的意识时,你需要忍受不被别人接受、不被别人理解的痛苦。
这个别人不在外面,它在你内心,是那个你一直扮演的假自我,它会跳出来,阻挡和否定你的真自我的出现和强大生长。
但只要你继续这个探索,随着对自我认知的加深,你拥有的自我感会变得越来越强,你的自我构建会逐步稳固,你对自己会更加信任,而这又会增强你抵抗外界评价的勇气及力量,最终形成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强化的正循环。
我很喜欢心理学家埃文斯说的一句话。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天生的,不是他人赋予的,你没有必要去证明或解释它,只要觉知它。”
是的。仅仅就是觉知。
尽管觉知的过程会孤独,因为那里面只有你自己;也时长伴随疼痛,但这些都值得。
因为当你能够时刻和真自我在一起,即使回到嬉闹嘈杂的人群中,你也不会害怕,毕竟人在做回自己的时候,最勇敢,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