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法平息海浪,但你可以学会冲浪】
这句话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一直以来我认为情绪是混乱的无序的,它总是悄无声息的来,或是悄无声息的走,或是走的轰轰烈烈。
当面对汹涌的情绪,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压制它,然而事实却是遭到了它更加猛烈的反弹——精神内耗。
我有一段时间十分忙碌,时刻让自己保持高速运转的状态,脑力的频繁活动使我没有闲下来的时间产生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体力的过度消耗使我夜晚躺在床上时没精力去为过去的事紧张,对未来的事担忧。一味的压制和忽视到头来会爆发更大的问题,精神面临崩溃的时候我在想我们对于精神了解的还太少。
为什么我们首先想到用极端的手段去处理情绪,而不是正视接纳它?因为我们主观上将其理解为是负面的、坏的。观念很难在瞬间改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尝试去做情绪的“冲浪人”。
1、察觉你的负面想法,并保持距离。
刚进入职场时我一度被打击到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终将一事无成,这样想会陷入更深的负面情绪。假如我们跳出来,以一个编写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而非当事人的角度来看,我是一个失败的人,这只是一个我的想法,因为我是作者,当下我也可以是成功的。作者的想法是中性的,无形中就和情绪拉开距离。
2、当下的力量
有时候情绪产生是因为过度思考,而产生过度思考的两件事:反刍过去和焦虑未来。有时候我朋友大半夜还发信息吐槽今天的这件事没发挥好,并且复盘下次应该如何表现,又或者是聊天的时候突然感慨未来经济社会人文关系从而产生紧迫感焦虑感。《当下的力量》一书中表明过去不可追忆,未来无法预估,感受当下,将全身心集中到呼吸上,排除杂念,感受身体,周围的环境和平和。
3、写下恐惧。
《焦虑星球》中提到很多时候焦虑是对于某事的恐惧。或许是之前在同一情境下经历过不好的事情,或许是放大别人的经历,产生回避心理。当下唯一要做的就是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写下来!
4、专注于能掌控的,建立内心的秩序
有时候尽管已经意识到恐惧但思维仍然难以平静,这时候就要思考一下「什么是我能控制的」。比如明知道自己会被裁员还是会产生巨大的恐慌,不妨想一下自己能控制什么,提前准备面试、整理自己的专业技能、凭借工作经验或兴趣拓宽自己的职业范围、尝试副业……专注于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放大和增强力量,也会减少精神内耗。
5、把自己当作朋友对待(自我同情)。
我们在安慰劝解朋友的时候一套接着一套,对待自己就是任由内心的小人深陷泥潭。比起旁人,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更糟糕。
6、留出专门思考的时间,让思绪自由的腾飞,不去过多的控制或评判,不去考虑逻辑问题,思考之后,让自己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