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兰生与退思园

你知道吗?在我们任氏留下的众多古老建筑中,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它就是位于江苏苏州同里的退思园。退思园建于何时?它与任氏有什么关系?它什么时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且听任家小白慢慢道来。

退思园位于苏州吴江区同里古镇,距苏州仅18公里。同里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退思园则是同里古镇的名片。

退思园占地9.8亩,分东西两个部分。西边是主人的住宅区,建有轿厅、茶厅、花厅,还有十楼十底走马楼等;东边为园林建筑。东西两部分之间以名为“云烟锁钥”的月洞门相连。月洞门外,有亭临水而立,是为“水香榭”,水面游鱼点点,荷香宜人。出“水香榭”过一回廊,廊壁有清代书画家恽南田的石刻——恽南田是清代常州画派的开山祖,清六家之一,诗、书、画皆工,号为“南田三绝”,其书法作品优雅飘逸,自然轻松,独步一时。

回廊西北角是一花瓶门,过门左转可见一小楼阁,名曰“揽胜阁”。由览胜阁再向东,就到了全园的中心,即“退思草堂”。退思草堂为一四面厅,环顾景色各不相同。穿过草堂继续往东,可见一琴室,室内有琴声飞出,时而优扬轻婉,时而激越高亢;临水一面,则是柔柳低垂,蜻蜓点水,翠鸟轻唱,诗情无限。经过紫藤萝覆盖的三曲石桥,则见假山嶙峋,过山洞,盘旋而上,进入“眠云亭”。眠云亭居全园高地,登亭揽胜,风光无限。

自眠云亭而下,有一小轩,名叫“菰雨生凉”,夏日临轩,见此雅致轩名,会令人顿生诗情凉意。出小轩,沿假山拾级而上,可登“辛台”。辛台原为主人读书处,有道是,读书犹如辛勤耕耘,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来不得半点虚假。取此名,意在律己,也在劝人。辛台上有天桥相连。清风明月之夜,于辛台望月,自有一番浪漫气息。贴水一面,则有“闹红一舸”,为一船形建筑,船头红鲤成群,彰显“闹红”之趣。

整个退思园的花园部分以水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边布置,建筑多贴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势,故有“贴水园”的美称。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年—1887年)。园主姓任名兰生。要真正了解退思园,我们就必须了解一下这位任兰生园主。

任兰生,出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江苏震泽人,字畹香,号南云。震泽就是现在的太湖,我国古代曾有多个朝代在苏州的太湖沿岸设立了震泽县,民国成立之后并入吴江县(即现在的苏州市吴江区)。任兰生的出生地就是现在的吴江区同里古镇。

任家自明朝初年开始就在同里居住,是当地的望族。其曾祖父、祖父皆为太学生,父亲任酉,为贡生,曾候选训导,相当于教育局的副局长。任兰生从小饱读圣贤之书,希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先后参加了五次童子试,一次京兆试,均名落孙山之外。

任兰生画像

任兰生的青年时代,正是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中国东南大地的时候。清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便攻下江南重镇江宁(南京),并在此定都,将江宁改名为天京。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陷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了14年,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但是,由于太平天国实行的一些极端政策,导致东南半壁江山的人民惨遭涂炭,而太平天国内部惨烈的权力斗争,更让他们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科举之路没有走通的任兰生毅然参加了李鸿章领导的淮军,围剿太平军和捻军。任兰生作战勇敢,战功卓著,很快就因功而升为九品军官。同治三年(1864年),任兰生纳捐升为同知候选,时年27岁。同知是州府主官的副职,在清朝是五品。后来,他加入安徽巡抚乔松年幕府,受到安徽布政使英翰的赏识,并随同英翰征剿捻军。30岁时,晋升为道员。道员也就是道台,相当于省和州府之间的官员,为正四品。不久,他被加布政使衔,驻防寿州。

布政使是省部级的副职官员,也称藩台、藩司等,品秩为从二品,已经是当时的封疆大吏了。寿州就是现在的寿县,位于安徽淮南,曾为楚国的国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这里水患频仍,据有关文献记载,明朝时寿州城遭遇大洪水12次;清朝时,遭遇大洪水20次。大水多次冲坏城墙,造成巨大损失。

作为一位负责任的地方官员,任兰生非常注意寿州的民生发展和水患治理。他“思无不周,行无不力”,成为安徽官场的一名干吏。据光绪年间的《寿州志·水志》记载:“光绪三年,候补道任兰生拨款修浚塘堤、桥、闸、沟、坝、水门及孙公祠,用制钱三千一百五十六千四百五十四文。州人孙家鼐有记。”孙家鼐在记述里,不但介绍了安丰塘年久失修的状况,还肯定了任兰生修塘的功绩。孙家鼐曾经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他对任兰生治理家乡的水患是心存感激的。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任兰生升为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兵备道是一个兼有军事和监察职能的职务,主要负责地方治安、地方驻军管理、地方驻军的钱粮和屯田管理,同时具有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责及司法管理职责。“凤颍六泗”指的就是凤阳、颍州、六安、泗州等四个州府。在凤颍六泗兵备道任内,任兰生倡捐募银10万余两,赈济了11万流落到境内的河南灾民;他主持重修了凤阳城,建造了众多驿道和驿馆,以保境安民;他还派人雇请江浙一带的蚕户来凤颍六泗,教当地农民种桑、养蚕、缫丝,为当地农民增加了一个致富的门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政绩,光绪八年,任兰生开始署理安徽按察使,两年后正式担任这一职务。

按察使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书记,主要负责巡察并考核所在地区的各级官吏,兼具现代公安、检察、司法三者的功能。正在任兰生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事业的时候,一场横祸从天而降。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弹劾任兰生“盘距利津,营私肥己”,“信用私人,通同舞弊”。看起来罪名不小。

慈禧太后看到这个弹劾任兰生的折子,非常恼怒。查!

于是,任兰生被解除职务听候处理,时年47岁。朝廷派了吏部尚书崇绮和内阁学士廖寿恒前往查办。经两位大员仔细侦查,被弹劾的两大罪行均查无实证。《清实录》上有这样的记载:“查明凤阳及淮北厘局收支数目册报相符,任兰生尚无侵隐情事。”“原参该道信用私人,通同舞弊,浮收冒销,纵恣贪贿,逢迎挟制等款亦均查无其事。”

当然,这么大张旗鼓地调查,什么都没查出,自然是无法向上面交待的。于是,任兰生留用一个被革职官员的事被查出来了,“惟革书屠幼亭即屠纶、又即屠治先。由捐职巡检更名蒙充。经人告发革除。该道仍留照旧办事。与知情徇隐无异。”这属于知情不报,所以任兰生还是被革职了。他离开时,“士民顾念旧恩,如婴儿失慈母,遮道攀辕数万人,无不泣下。”查来查去,倒还查出了一个好官。虽然被革职,但清誉留在了老百姓的心里。

光绪十一年,无官一身轻的任兰生回到家乡同里,开始修建自己的私家园林。他邀请著名书画家袁龙担任总设计师,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此园,耗费了10万两白银。任兰生将自己的这个私家园林取名为“退思园”,这个名字取自《左传》里的“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希望自己能做到“进退有据,取舍有道”,这也是他被革职回乡后真实思想的反映。

正当任兰生准备在自己新造的园子里退思己过、修身养性、安度余年的时候,光绪十三年,也就是退思园刚刚落成的这一年,山东巡抚张曜、安徽巡抚陈彝、两江总督曾国荃联名保奏,在籍刑部员外郎孙家恽等200余名凤颍六泗地方绅士也联名吁请为任兰生复职。当地士民还专门筹集了8000两银子,为任兰生重新报捐道员一职。

朝廷同意起复任兰生,由安徽巡抚陈彝重新安排工作。当年,黄河决堤,任兰生便被派到淮北灾区,全面负责抗洪救灾工作。他在灾区不分日夜努力工作,“周历灾区千百余里,冒雪奔驰,问民疾苦”。第二年二月,洪水再度暴发,十分危急。任兰生飞马巡视灾情时,他的坐骑突然受惊,把他从马背上摔下来,导致他的尾闾受重伤,竟于两个月后的四月十九日不治身亡,享年51岁。病逝前,他还在跟部下讨论灾情,规划救灾方案,无一语涉及家事。

任兰生因公牺牲于抗洪救灾第一线,光绪皇帝得知后,下诏“例从优议恤”,并为立传,追赠其内阁学士衔,附祀英翰专祠。英翰就是前面提及的对任兰生非常赏识的安徽布政使,后来做到了安徽巡抚、两广总督,去世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果敏。在安徽省城安庆以及凤阳、寿州、宿州、阜阳、蒙城、涡阳等地设立专祠祭祀。任兰生附祀英翰专祠,也算是莫大的哀荣。

任兰生去世后,安徽巡抚陈彝等众多官场和学界名家敬献了挽联,至今仍然存世的还有数十联。陈彝的挽联是这样写的:

民誉久钦迟,况芝鸾不次,竹马重迎,户户待君如岁,每向中原北望,慰极卬须,数倘能回,快意应符廿四考;

贤劳殷付托,讵芣茝兴歌,萱苏无效,匆匆遗世登仙,忍看淮水东流,送将归去,身如可赎,衔哀何止百千人。

任兰生虽然花巨资打造了退思园,但他自己并没能在园内享受多久。他的弟弟任艾生也是清代的书画名家,哥哥去世后,他曾留下哭兄诗,其中有“题取退思期补过,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设计者袁龙根据同里的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心构思,依水布局,打造出一座独具特色的江南园林杰作。我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是这样介绍退思园的:

吴江同里镇,江南水乡之著者。镇环四流,户户相望,家家临河,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园。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贴水面,园如出水上。其与苏州网师园诸景依水而筑者,予人以不同景观,前者贴水,后者依水。所谓依水者,因假山与建筑物等皆环水而筑,唯与水之关系尚有高下远近之别,遂成贴水园与依水园两种格局。(摘自陈从周《说园》) 

同里以水名,无水无同里,过去退思园边就有清流,现在填掉了。我多么希望能恢复原状。退思园论时代是较晚近一些,布局进步了,正路且壁门屋下房轿厅大厅,东边上房是主人居住之处,一个大走马楼,左右楼廊联之,天井大,很是开朗;再东为客房、书房,每楼屋中,点缀山石乔木,极清静;再东为花园,园外远处为女校,其平面发展自西向东,各自成区,园又有别门可出入。华厦完整,园林如画,相配得很是可人、宜人……(摘自陈从周《同里退思园》) 

退思园集清代园林艺术之大成,占地虽小,但小巧精美,布局紧凑,仿佛一幅一气呵成的中国画,有开篇,有高潮,有结尾,有题款,有闲章;也像一曲优美的古典乐曲,回环起伏,跌宕生姿,妙趣横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1986年,在美国纽约的斯坦顿植物园内,以退思园为蓝本建造了一座面积3850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的影响早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2001年,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江南古镇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同年,退思园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奠定了它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

各位家人,有时间有精力的话,一定要去同里古镇走走,看看我们老任家人留下的世界文化遗产,感受作为一个任家人的骄傲!

    欢迎您关注“三甲任氏”。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左下角的“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微信群,也可点击右下角的六角星“在看”,也可直接为任家小白点赞!小白这厢有礼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