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满阶梧桐
《梧桐絮起》
三月下旬, 我回到南京, 惊奇地看到路边的树都开满了花,一树一树的, 远远地看着, 竟是粉嘟嘟的一片, 仿佛带有仙气一般。 我得空走到树下细细观看, 花朵儿可不算小呢, 重重叠叠的花瓣, 竟是粉中带紫, 非常漂亮。 老爸说这是晚樱, 花期可达一个月, 现如今在南京, 有不少马路边的行道树都改用这种晚樱树。 春天时开的花漂亮, 夏天同样也有一片树荫, 最最关键的是:没有毛衣子(毛衣子:南京话, 意思是: 毛絮)。
老爸的一句“毛衣子”, 顿时让我回想起那梧桐毛絮带来的烦恼。 这么多年, 我还是第一次在春季、 在四月回宁。 我似乎已忘记了南京四月毛衣子的烦恼。
南京人是喜爱树的, 南京也是个多树的城市, 例如香樟、 栾树和银杏等。 但在众多树的种类之中, 最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法国梧桐, 简称法桐。 法桐树形高大, 大多是30-35米。 在夏季如火一般的骄阳下, 法桐为南京的马路遮挡出一片绿荫。 因此很多人都会惊叹:“无梧桐, 不南京!”
那么是谁在南京种植了这么多梧桐树呢?
有传说: 这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礼物,从中山北路一直到美龄宫, 种满法桐, 巧妙布局, 从空中俯瞰, 仿佛是一条梧桐项链。 这是我在网络上读过多次的“南京爱情故事” — 紫金之心。 非常遗憾, 故事虽然美丽, 却不是真的。
1925年, 孙中山先生去世了, 民国政府按照孙先生遗愿将其安葬在南京紫金山。 为了迎接孙先生的灵柩, 在南京修建了中山路, 并在十几条主干道上大量种植了法桐, 约两万棵。 1949年后, 首任南京市长刘伯承元帅对高大挺拔的法桐十分钟爱, 于是又在南京种植了几万棵法桐, 那一时间,还曾掀起过“种树潮”。
经过两次大规模的种植之后, 南京和梧桐之间就紧密相连了。 从此, 梧桐树在南京的路边、 山坡, 和湖畔及水边扎下了根, 并且茁壮地生长起来。
无论梧桐怎样高大形美, 当它炸毛的时候, 也是残忍的。 棕黄色的梧桐毛絮四处乱飞, 黏在行人的衣服上, 头发里。 都说人间最美四月天, 可四月的南京是地地道道的美与苦并存的。
有一个夸张一点的描述是这样的: 骑车10分钟, 眼睛瞎了3次, 然后一整天都在打喷嚏、 擦眼睛。 引起这个状况的罪魁祸首就是“毛衣子”, 南京梧桐树的特产。 对于一些易过敏的人, 或是有鼻炎和哮喘问题的人来说, 这可是个不小的麻烦呢。
从前, 我还没有离开南京的时候, 每年这个季节, 外出时必须做好防护, 佩戴太阳眼镜, 浅色的那种, 此时阳光并不强烈。 否则的话, 就得做好擦眼睛、打喷嚏的准备。 一打喷嚏, 就会流鼻涕, 喷嚏打得多了, 还会头痛, 仿佛感冒了似的, 哎, 这也算是小小的另类的蝴蝶效应吧。
南京的梧桐树也被称为法国梧桐, 这种树原产地在印度, 只因最早种植在上海的法租界里, 因此被称为法国梧桐。 不过,这种梧桐树的确很早就在欧洲的一些国家里作为行道树种植了, 法国也不例外。 如果你今天去巴黎, 在很多马路边都可以见到这种与南京一样的身形高大的梧桐树, 极其粗大的躯干显示着它们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
当冬日的寒冷褪去了, 当温暖的春天来临, 草木总是最先感知到的。 梧桐树的飞絮被春天的气息激发后, 先是芽衣絮, 接着是果毛絮, 开始飘飞。 一般来说, 这样的飞絮会持续6周。 如果这个春天天气干燥, 并时常有风的话,那么飞絮会格外严重。 实际上, 即便没有什么风, 你外出的时候也会打喷嚏、流眼泪, 因为整个空气里有梧桐树的毛毛。 为此, 南京市政府没少花功夫治理。 我记得早些年, 每到四月梧桐絮起时, 就用压力水枪冲洗, 这样做的确是改善了不少呢。 近几年, 又有吹果絮工程, 还有喷洒“悬铃散”, 以此来降低在空中乱飘的梧桐毛絮。
如今, 又是四月,又是梧桐毛絮飘飞的季节。 我虽已经远离它多年, 但是这也是属于南京的特点。 我热爱我的故乡, 并在四月回来, 那么就接受这个不完美的特点吧! 不就是打喷嚏, 和擦眼睛嘛, 又不是真的生病。
对了, 我在某个APP上看到, 对南京的梧桐飞絮有了一个预警图, 蛮有趣的, 提醒市民哪些马路上毛衣子严重, 如果真的很怕这些毛毛的话, 外出时就避免经过这些马路。 很贴心啊!
“只因一棵树,想起一座城,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 我喜欢这句话, 只是单纯地喜欢, 所以不想去细查这句话的出处和缘由了。
写于2023年4月15日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