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本质: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持续成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高,社会的焦点集中在了各类教育上尤其是孩子的教育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最好的国防。为此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教育好自己和下一代的义务,家庭教育是根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关于教育我觉得教和育可以分开理解,每一个字都意味深远,值得我们深思教育的真意。教,是手把手的教给,演示,教会,以身作则,是榜样的示范;育,则是育人,育心,育品德,育思想,培育具有创造力和感知幸福力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了关于教育的认知就要从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不断探索修正。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幸福感来自与身边三五个人关系的和谐程度,尤其是亲子关系,每个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和物质条件,同时也给予孩子非常高的期待,这种想到和做到的落差是父母所不能承受之轻。而这种高期待产生的落差很多时候会让父母崩溃,歇斯底里,亲子关系紧张。殊不知99%的孩子最终都会成为普通人。

有一天女儿放学回来问我一个问题:妈妈,我同学说现在和爸爸妈妈越来越没话可说了,没事大家都看手机,你说有一天咱俩会不会也这样。我的反应是:知道为什么孩子和爸妈没话说吗,是因为孩子每天都在接受新生事物,耳边脑袋都是扩音喇叭和放大传输器,源源不断的吸收信息,而大人每天一个样不尝试改变就会停滞不前,孩子就会超过大人成长的速度,自然会没话可说,所以妈妈得加倍学习才能赶上你成长的步伐,所以你不用担心,我会努力学习的。

虽然说6-12岁孩子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但更重要的是成长,除了学习以外需要花时间去体验去成长,除了一年级我会对孩子的学习习惯有特别关照外,其他年级没有检查过作业或过多关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她需要一个可以谈天的朋友,而我正好在,我们会创造母女俩的美好时光,一起看电影,吃饭,逛街,看花卉,买小吃的到湖边河边竹林看花草夕阳谈天说地,不谈学习,每周都会一家人一起看电影,开读书会,开家庭会议,都让女儿来组织。

孩子感觉好时才会做的更好。我要做的是让孩子没有情感上的后顾之忧,可以尽情绽放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精彩和热情,做她喜欢做的事情,女儿九岁时,在一个栽种梦想种子的夏令营上,明确自己的梦想是当作家,然后慢慢明确自己做哪些事情可以实现这个梦想之后开始了追梦之旅,作为母亲我唯有温和而坚定的成全,并静静引导不偏离。

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的依托孩子才可以安心成长做自己。教育真的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也何尝不是一个孩子,也需要学习,尤其是向孩子学习,只有可以不断互换角色并投入到角色中去我们才可以更好的诠释并经营美好的人生。孩子越小的时候越有灵性,一切智慧本自具足是我对孩子的认知和理解(这里的智慧不是知识,知识是后天学习的)作为父母需要做的是最大程度的去激发孩子的善意,创造,探索,和感知幸福的能力。

女儿非常喜欢国画的晕染的效果并跟着老师在学习画画,所以我很受益的成为了她的学生,并努力的学习着还做了笔记,得到了小老师的称赞和认可。我把我小有成就的三十多度副作品贴在墙上,告诉女儿这样可以天天看着哪里有不足继续改进,女儿的回答让我惊诧:妈妈,我觉得你可以把你画的好的记住,以后自己创作时就可以应用了,好似一语点醒梦中人,很受启发,孩子是直线思维,而成人的惯性思维已经被固化了,总是找不足找缺点,最后反而是浅尝辄止。

我又问女儿怎么才能提高起型上色的能力,她说起王冕的故事,画画要观察,到大自然中去看花花草草,观察小鸟小虫子…

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和激发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前提就是得懂孩子,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什么,喜欢什么,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努力组建自己的工具箱和方法论,并在遇到问题时站在一个制高点居高临下看问题,问题就已经不是问题了,有的只是无条件的接纳和成全,因为你的工具箱里一应俱全,当你的格局放大了能量增长了,就能为孩子撑起更广阔的一片天地。

强烈推荐家长朋友们从《正面管教》这本育儿书读起,有理论有方法,打造自己的工具箱和方法论,让育儿问题所向披靡,祝做父母的我们育儿快乐,祝持续学习的我们越来越丰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