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的创业,就是上来就各种租办公室,各种招人,买设备。
结果连自己的业务模式都没搭建好,白白花了一大笔资金。
这是创业的大忌。
人们对于商业的理解存在三个层次:
第一层:小白
❌在小白眼里,创业都是一个逻辑:不管什么事,先砸钱整点规模再说。
但客户可不会因为你砸钱了就选择你,除非砸钱让他看到了期望的效果。
只要能解决客户问题,就算你像刘禹锡一样住的陋室,一样能取得客户的好评。
我认为,小白逻辑只适合两种情况:
1️⃣重资产赛道。比如餐饮、医疗等,没有场地和设备,就无法工作。
2️⃣需多人配合的业务(但很多优秀的创业者,会挤时间、提高效率,直接当“多面手”,一人全包)。
第二层:高手
比小白高一级的是高手,他们注重的是现金流。
该投入的钱会投入,不必要投入的钱,坚决不投。
比如:自己的业务、产品还没有人买账,那么这时候就决不盲目开拓其他业务,控制产品投入。
等到这个产品有稳定的营收时,再根据市场行情、用户反馈决定要不要开新业务。
再比如:对于团队的人数,一定要做好控制。因为只要你招了人,不管有没有实际产出,你都要给员工发工资。
前期,能亲力亲为的,一定要亲力亲为。
虽然累一点,但资金压力也小。
现在的我就是这个层次。
我的工作室,就是用我外公生前留给我们的老房子的一个房间改造而来的。
整个工作资源就一个书桌+一台电脑+两个显示器+若干书籍。
互联网时代,知识付费领域其实只要有电脑有网络就足够运营。
我不需要房租支出,也不需要给人工资,自己又是极简消费。
因此,虽然还没有大额入账,但至少我的资金压力是完全控得住的。
至于未来是什么情况,以后再说。
第三层:大神
大神们注重的是人效。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有的人看似很拼命,各种加班,但实际上都是无效产出:方向不对、策略不对、效率低下、不会对接。
有的人看似很轻松,但所有工作直指核心,很少走弯路。
我之所以还称不上大神,是因为我确确实实缺乏一定的商业思维,创业之路上经常踩坑,需要多读书学习。
从效率层面来说,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