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开始了。
我识别到了我的愤怒,我都想用包砸过去。
但是那样就练习了愤怒。
不使用愤怒是有难度的练习,但是是值得的练习。
我在等地铁。
今天时间还挺充裕的。
下午过的也很轻松。
中午吃完饭以后,我本来是打算刷碗来着。
但是停水了。
我挺难得的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没想停水了。
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
我已经上了地铁。
到站之前我可以一直写作。
我预计能写到七百字。
也有可能写完。
不实用恨意,就好像扔掉那个不合脚的鞋垫。
一个人怕走路,可能她觉得磨脚。
但是有一天她发现有些人带着一种鞋垫,这个鞋垫不磨脚。
但是这个鞋垫垫上以后挤脚。
好了这个比喻就到这里。
我说一件别的事。
今天我听了一行禅师的书。
昨天我听完最近正在听的书以后,就打算开始听一行禅师的那本书。
打开刚听一小会我就觉得不舒服,因为我不喜欢那主播的声音,那个声音让我难以专注在书的内容上。
我就找了一本别的书听。
那个声音没有让我失望,我听了几十分钟。
但是今天早上,我就不太想听那本声音还不错的书了。
我还是想听一行禅师的那本书。
我就又打开了那个专辑。
我想着有可能几年就不烦了。因为我知道一样的咖啡,不同的日子喝味道都不同。
这次我是带着耳机听的。
刚开始的几分钟还是稍微有点被主播的过于抑扬顿挫的声音所影响。
只是没有昨天那么强烈。
我现在觉得带着耳机听东西似乎比功放要更专注些。
因为我觉得功放的时候多了一个考虑的事,就是担心这个声音别人会不喜欢。
这也影响专注。
听了一小会以后,我就能完全的专注在书的内容里了。
挺不错的。
下午我又听。
这次我是开的手机功放。
这次听得又不专注了。听不进去。
又觉得声音难听了。
我知道是因为我功放,我就多了一个分神的理由,怕别人不喜欢这个声音。
然后我就又带上耳机。
专注又回来了。
我发现这个专辑的音质是适合戴耳机听的。
用耳机听音效比功放要好很多。
以后我就带耳机听了。
听了半天之后,我忽然意识到,这个主播可能不是个真人。
这有我能是ai的声音。
因为有些部分的抑扬顿挫有点太过了。
我就觉得好笑。
我被一个机器的声音影响了情绪哈哈。
在发觉这个声音可能AI的时候,我的那一点点的厌烦感完全没了。
到站了。一会再写。
拜拜。
,,,,,,
下课了,我在回家的地铁上。
下车之后我要去超市买一罐凉啤酒,在买一包薯片好了。
今天所有计划的事都做完了,还多纹身了一个小时。
嗯。
我现在要思考一个问题。
我已经抛弃了恨意。
但在识别出对方带着恨意的时候要怎么办呢?
就跟在接手中体会到对方在用蛮力,化而不顶。